笔趣阁 > 故宋帆影 > 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骂死文炳

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骂死文炳


  杭州的故宋宫城,现在是大元朝廷江淮行省衙门的所在地。

  行省右丞董文炳已经二十多天不见外客,所有的军政要务都是通过几个亲近的僚属出面处置。

  外界有各种各样的传言,有说他再次闭门戴罪的,有说他已病入膏肓,甚至也有说他早已不在城中,已经秘密赶往大都去了。

  实际上,他病了,因为忧劳成疾。

  南方宋地的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好不容易平灭了江淮的红巾,江西的文天祥又不消停,等江西稍定,广东的行朝还不老实,终于追上行朝搞掉了他们小皇帝,结果他们马上又重立了一个。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还不算,最大的麻烦还是福建的张镝,眼睁睁的看他势力不断坐大,封锁住水陆关隘,全取八闽,几乎成了个独立王国。而且依仗坚船利炮的优势,屡屡搞出大动静,竟已南下挟取了残宋的小皇帝。一旦宋室的百年声望与张镝的军政才华兼强大实力相结合,想要剿灭就更加困难了,甚至南国的局面都完全有再次反转的可能。

  这沉重的压力都压在董文炳的身上,当崖山惨败的消息传回的时候,董文炳久久不能言语。或许可以说是兔死狐悲吧,他是江淮行省右丞,塔出是江西行省右丞,现在塔出死了,下一个是不是要轮到他?

  董文炳向皇帝上书,请求速派北方大军平定江南,大元的三十万主力北上已经将近三年,帝国的砝码都押在了漠北草原,但江南才是根本,正因为江南的财富才能支撑大元连续的打内战,现在是时候把重心往南移动一下了。

  皇帝是圣明的,听取了他的谏言,决定从辽阳行省抽调蒙古军、探马赤军和汉军共十万人,加上中书省和江淮行省刚刚平灭红巾的部队,荆湖行省再出一部分援军,差不多能够凑齐二十万兵马,可以再次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征讨。

  董文炳不知道二十万人够不够,但显然自己的身体已经无力去指挥这样大规模的征伐了,自己的身体自己明白,从一年前泉州战败就已经被耗损了一大半的心力,近来闽广的变局令他忧劳更甚,这一病就有不起的架势。

  董文炳六十二岁了,比起他的皇帝陛下还小了两岁,但上天似乎并不打算让他们这一对“明君贤臣”走的更远。

  七月初,董文炳抱病二十多天,距离崖山的败局也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这两件事都是严格保密的,在朝廷的大军抵达之前,必须遏制所有不利的言论,但小道消息还是无法避免的传播开来了。

  闭门许久的董文炳决定见一次客,目的是打消行省上下的顾虑。他要当众宣布朝廷的大军已经南下,也要向公众表明,自己安然无恙,这些天是忙于向朝廷请兵。

  至于崖山的“谣言”,那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一场微不足道的剿匪战斗,根本不存在什么江西行省全军覆没的事。

  董文炳的相貌清矍了不少,但刻意修饰过的仪容让看不出太明显的病弱之态。

  今天的“客人”很重要,他必须见一见,关乎江淮行省上下的民心士气,甚至关乎整个江南的局势走向。

  他的“客人”就是宋廷的丞相文天祥。

  自从海丰五破岭战败被俘,文天祥就被李恒部下的兵马押解着北上,取道江西,历经一月之久终于送到了杭州。途中屡次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装抢夺,费尽千辛万苦才到杭州。

  ……

  文天祥相貌也是清瘦,但却更显得挺拔,仍不失固有的气质和威严。

  到了行省官衙,公堂上的三班衙役咋咋呼呼的勒令文天祥下跪。

  董文炳高坐堂上,想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文天祥昂然挺立,不屑的斜了一眼。

  “德佑二年,吾至皋亭山见伯颜,不过长揖为礼,尔等何人,乃令我跪者?”

  意思是我文某人当年跟你国大佬伯颜分庭抗礼的时候,你们这些小辈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疙瘩呢。

  那傲娇的神情根本不像一个阶下囚,反倒他才是这公堂上的主人似的。

  几个狐假虎威的家伙还想用强,却被文天祥呵斥一声:“竖子安敢无理!”

  那气场就将人镇住了。

  罢了罢了。

  董文炳摆摆手,不要折腾也罢。

  当年在皋亭山大营,文天祥单人入营谈判,不卑不亢,连伯颜都未能奈何得了他。这样的人可以站着死,绝不能让他跪着生。想用『逼』人下跪这样的法子来树立心理优势并不太高明,还是算了吧。

  “履善公,别来无恙!时隔三载,又为阶下囚,何苦来哉,何苦来哉!”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暴元无道,其能久乎?”

  董文炳想提醒文天祥阶下囚的身份,压一压他的气场。但文天祥却用楚虽三户的谚语反过来提醒董文炳,靠暴力取得东西肯定是短命的。

  “宋祚已终,汝国主早已降顺,汝又何必愚忠一姓?”

  “我乃愚忠,尔等甘为北虏鹰犬者又当何论?”

  我忠于大宋天子,你忠于鞑子,甚么愚忠不愚忠,怎么着也比你高明!

  “放肆!狂妄!”堂下一名佐官大概觉得鞑虏、鹰犬之类的话太刺耳,要跳出来为主子出头。

  文天祥看都懒得看他,这样的小角『色』,不值一哂。

  董文炳强忍怒火,叹一口气道:“履善公如何不识天命?大元灭宋,是乃大势所趋!”

  “笑话!天命?天命!胡狗亦妄言天命焉!前有契丹、女真逞凶,今有蒙元肆暴,而我大宋遗泽三百年,胡虏何能为也!?”

  “呵呵……残宋已无尺寸之土,亡可立待,劝君莫要执『迷』不悟了!”

  “哈哈哈!汝不闻崖山之战,我王师杀贼十万。今大宋移都于中兴府,复兴在望,不日必能北伐,驱除鞑虏,尔等可拭目以待!”

  “住口!住口!带下去……”

  董文炳情绪激动,颤抖着手。他没料到文天祥竟早已得知崖山的事,这一叫破让人猝不及防。

  实际上中情部的特情们无处不在,虽然还没能救下文天祥,但传递点消息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董文炳本想用俘虏文天祥的事来激励士气,挽回一点处处被动的局面,结果不仅言语上占不了任何便宜,反而坐实了崖山之败的消息,事情的结果适得其反了。他本就是久病体弱,强撑着与文天祥交锋,这一刺激下急火攻心,一阵眩晕,顿时就觉得身体不豫,病势又加重了三分。

  文天祥这样的重要人物轻易还杀不得,骂又骂不过,董文炳这是自取其辱,除了憋一肚子气就没什么好处。

  气怒交加,被人匆匆搀扶回内衙,董文炳饮食遂废,以至不起,不到三日竟郁郁而卒。

  临死之前还一直重复着“天命,天命”!

  不甘心,不甘心……

  天命难道真的还在残宋手上吗……


  (https://www.biqudu.com/115_115606/616045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