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故宋帆影 > 第三百五十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三)

第三百五十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三)


  要打大仗了,有经验的泉州人都能感受得出这种战前的氛围。全民皆兵的制度下,谁都不是旁观者,人人都是战争机器上的一颗小螺丝钉,只不过有的人要在一线对敌,有的人是在二线服务。

  各州县城乡都已抢收完夏粮,老百姓除了留下必要的口粮,剩余的部分都已统购通销入库保存。农忙后的梭标队和新整编的团练民勇则加紧了训练,并开始逐步与戍守的材勇换防。

  按照整编后的三级兵制,原来的正兵已全部列为侍卫亲军,经考核合格的材勇则选为禁军,未被选中而退下的材勇和梭标队以及所有新加入的民间义勇统称为团练。

  侍卫亲军现有六万余人,依然是最精华的力量,合格的禁军则有三十多万人,分屯于泉州与流求吕宋等地,剩下的预备兵力还有几十万,全部作为团练。

  基于人口的大量增加,三级兵制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进一步将老弱病残筛选淘汰出去,比如那几十万行朝军队和民间义勇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够的上禁军标准,大部分连团练也算不上,基本已遣散为民。这次大规模的整编并没有改变中兴军的结构,主要的变化是从五十万材勇中选练三十万禁军,促进了军队的职业化。其中侍卫亲军是完全脱产的职业军队,禁军在战时出征,平时有一大半的时间驻守训练,实行军屯生产。团练则留在本乡本土,基本不脱离生产,只有在禁军出征时轮流承担戍守任务,类似于整编前的材勇。

  整编后入围的禁军当中,中兴府(泉州)和福建的卫戍军占一半,约有十几万,流求吕宋等外岛也有十几万。外岛承平已久,番部都已顺服,民心也早就安定,海上来的敌人威胁也没那么大,可以将大部分外岛禁军抽调回来。

  这段时间在中兴府的码头上,船来船往,一队队士兵源源不断的踏上大陆,海外运进的粮食也比平时多了好几倍,还有一个个沉重的大木箱在严密的军事防护下搬上马车运去各个军营,据说里头装的都是各种军械和新式的火器。

  战争,除了看得见的搏命厮杀,还有看不见的各种战前准备,这些准备往往决定成败,甚至比台面上的厮杀还要重要。

  从张镝的大本营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战役开始,中兴府和整个福建就都进入了紧急状态,侍卫亲军和禁军们全部开始封闭集训,各地的团练轮流着接替了大部分的驻防任务。

  中兴府几乎成为了一个兵城,四面的各个军营里几十万人正在紧急整编集训,中兴军刚改制完毕,各部之间、军官和士兵之间都需要磨合。

  城西南有一处面积很大的校场,现在是侍卫亲军骑兵第四旅的营地,营内战马驰骤,刀兵铿锵,还有火器的一阵阵轰鸣,大概是在演习骑兵与火器的协同,这是中兴军重要的训练科目。

  演练是封闭式的,有高墙隔绝着军营内外,外面的人们只能听见声音,却看不见里面的情形。大营的门口排列着拒马,有哨兵笔直的站岗放哨,闲人免入。

  有一位十七八岁的年轻姑娘挽着一个篮子想要走进营门,立刻被哨兵拦住了。

  “这位小妹,请止步!军事重地,禁止入内!”哨兵指了指门口的禁令牌,八个大字明明白白的写在那。

  “我要找我哥,他是这里的都头。”

  “不行,集训期间不能探亲!”

  这大营里有两千多号人,都将以上的军官也该有几十上百个,如果谁都来攀个亲戚,找个哥哥弟弟,那不是要『乱』了套了。

  “那我就在这等着,等不到我就不走!”

  “哎!你这姑娘,怎么不听劝呢,说了现在不能探亲,这是军规,快回去、回去吧!”

  “不走!”

  这年轻姑娘似乎铁了心,就在门口犟上了,哨兵有军纪约束,面对老百姓不能用强,尤其对这样的小姑娘更是碰都不敢碰,否则事情可就说不清,不小心就要算政治错误的。

  “那你就等着吧,但要走远点,可别挡了大门。”

  “等就等,我就不信等不到我哥!”

  就这么僵持了两个时辰,哨兵都快要下值了,那姑娘还在那等着,或许是动了恻隐之心,又或许被她的执着打动,哨兵招招手对那姑娘道:“这样吧,告诉我你哥叫啥名字,那个营头的,待会我下值了帮你问问。”

  “多谢大哥,多谢大哥,您是好人!”这姑娘倒不仅仅倔强,『性』子其实很活泼,『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雀跃的欢呼了起来。

  “别谢我,我这是担着干系的,军中规矩,战前不准探亲,说两句话就走,可别让纠察队知道了,明白不!”

  “明白,明白,麻烦您了,我哥叫陈达,是这里的一个都头!”

  “是达哥啊,早说嘛,咱们郭旅帅的兄弟,谁不认识他,这事包在我身上了!”

  ……

  “小兰!大老远的你怎么来了?”

  陈达又惊又喜,激动的难以言表。

  “陈哥哥,你昨天也没说明白就走了,这次又要走很久,所以奴就想送送你呀!”

  “那个,是要出远门,紧急军情,所以……”

  “那你说的话算话吗?”

  “我……一定算!”陈达抓耳挠腮,他当然知道小兰口中的说话算话指的是哪一件事。

  “那我等你……等你回来!”小兰勇敢的抬头看向陈达的眼睛。

  亲爱的情妹妹啊,真想把你总在怀里,可是不行,哥哥要上战场,报效总理,报效民族与国家!

  “陈哥哥,这次要去的是哪里,会有危险吗?鞑子很凶呢!”

  “不会的,我们有千千万万的同袍,一定会赶走鞑子!等我回来……娶你!”

  小兰还想再问点什么,但远远的传来尖锐的哨子声,纠风队大抓军纪来了。

  陈达暗骂一声,但是没办法,中兴军的军纪严明,遵守纪律已经是一种下意识的思维。

  “陈哥哥,我亲手做的荷花糕……”只顾着说话,差点忘了手上的东西,趁着纠风队还远,小兰赶紧将荷叶包着的糕点取出来,陈达深情的回望一眼,赶紧将荷叶包往胸口一塞就走。

  ……

  南门王氏小茶楼,后院正房门窗紧闭,钱素娘按惯例召集情报分析会。

  “萍儿,你先说。”这次钱素娘直接问韩萍儿的进度。

  韩萍儿摇摇头:“没打听到,宋军营地管的太严,根本没来得及问!”

  “有些人不能只顾着谈情说爱,忘了做正事!”王发奎话里有些阴阳怪气,他在外是个读书人的形象,在内却是张弘范直派来的亲信,虽然要听钱素娘的指挥,但很有一点自主『性』,所以说话并不那么客气,他似乎对韩萍儿的渗透结果很有些成见。

  “老东西胡说什么呢,谁只顾谈情说爱了?”

  “还能有谁,好妹妹,情哥哥,一个送镯子,一个送点心!”

  “狗屁,我那是为了情报需要,再敢胡说!”

  “好了,吵什么!吵能解决问题?九拔都马上就到杭州了,现在连宋军有多少人,要打哪里都『摸』不清楚,留我们在这有什么用!”

  张弘范要赶在北方大军南下之前赶到杭州稳定大局,泉州的情报是很紧要的决策依据,所以钱素娘免不了有些着急。对韩萍儿情有独钟的那个小骑将陈达是她有意无意想要利用起来的一颗子,这人虽然地位不高,但作为最精英的侍卫亲军骑兵都将,听说还与第四骑兵旅旅帅郭旭交情匪浅,想必是能得到一些有用的情报的。

  只可惜中兴军的保密工作做的太好,只有少数高级将领知道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钱素娘根本无从下手。像陈达这样略为靠近核心的军官虽然也可能知道一些,但这人口风太紧,韩萍儿几次试探都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现在中兴军已经全员封闭式集训,再想探出点什么就更难了,除了韩萍儿这里,别处的暗桩、犬儿也都一无所获,这让钱素娘不禁愁眉不展。


  (https://www.biqudu.com/115_115606/616130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