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凤临 > 第一百六十章节 交易

第一百六十章节 交易


  更新时间:2012-06-29

  以公谋私,且拿的是敌国送来的银钱,这罪名,着实不小。

  几个心腹知意,紧张阴郁的气氛一松,脸上都露出轻松的神色。

  “是,王爷英明,仅这一点,虽不能说致秦王于死地,但至少也会让这位本就不得圣心的王爷,在圣上心中,被打入另册了。”

  作为守边的藩王,却利用边贸榷场在自己管辖境内的关系,收授敌国的贿赂,即便不死,也能将他扒下层皮来。

  打压了萧策,看萧政和萧战那两个小兔崽子,还能再翻出什么浪来。

  第二天,御史台便有一人上书弹劾,萧帝留中不发,接着弹劾的折子,有如雪花般飞到萧帝的龙案头。

  萧帝始是不理不睬,那些上折子的御史们,都开始心中无底。

  燕王势大,他们是他的人,自然要听话。可如果萧帝要保自己的儿子,一硬到底,不追究则罢,一旦追究起来,帝王之怒,伏尸千里,萧帝虽不昏慵,可绝不是个好相与的帝王,相反,他一生铁腕,无人敢正面对抗他的盛怒。这些御史们不免嘀咕,不知道萧帝心中是怎么想的。

  性命,总比什么都重要,若是命都不在了,还图什么?

  那些折子便一天比一天少。

  半月之后,已无人再上奏折。萧帝后倒在早朝上议起此事。

  “今日御史台每日有奏折,弹劾秦王收授北魏国贿赂一事,不知众爱卿怎么看?空隙不会来风,虽说我朝规定,御史台可闻风而奏,但朕相信,朕的言官们,不会闻风起意,那么,秦末收授贿赂一事,当是属实了?”

  此事百官们都有耳闻,可萧帝这一番话,却听不出任何情绪,因此无人敢答话。

  萧帝拿眼看向御史台御史中丞魏学风:“魏中丞对此事,怎么看?”

  “这……”魏中丞见问,不好再装树桩,执笏出列,沉声道,“臣觉得,此事圣上应交由刑部彻查,秦王镇守北疆,位重权高,若无此事也则罢了,若是奏折所言属实,则当严办。”

  萧帝点了点头,又看向崔夷简:“左相,这事,你又如何看?”

  “臣不敢擅专妄议,臣的女儿,为秦王侧妃,臣自当避嫌。”

  萧帝又看向一向在朝堂上非问不出声的右相,老相程及:“右相,朕觉得魏中丞说的不错,左相既要避嫌,你这右相,便给朕说说,该如何查办?”

  “微臣以为,秦王乃皇室,便是要查办,交给刑部也不甚合适,当由大理寺查办,再则,秦王几战北魏均是大捷,如今管理燕云数州不过一载,春秋岁贡,已远高于往年,且北方无战事,也为国库节约了不少军费耗资,这一处银两便足省了数十万银两,便算是御史台的言官们奏折所言,均有依据,也当给秦王自辩的机会,首要之事,则应由中书省下函,诘问秦王,且看秦王如何解释,再行定夺不迟。”

  萧帝听了,也不表态,再看向百官:“众爱卿可有异议?”

  程及言辞中恳,萧帝意向不明,众人若有异议,那全是不识相了,因此满堂一片附和之声,都道右相所言甚是。

  萧帝便笑道:“朕这满朝文武百官,竟是个个英明,比朕这皇帝当的都英明。懂观言,会察色。”

  众人不觉一凛,有些胆小的,已是冷汗直冒。

  萧帝话峰一转,淡淡道:“大理寺丞杨国安听命。”

  “臣在。”

  “这件事,朕会先让中书省下诏至秦王,待看他回复如何,这后,朕便交由你大理寺承办,给朕好好的查。秦王虽是朕最看重的皇子,但法不容情,天子亦与庶民同罪,他若果真犯了国法,朕,一样会让他按法受刑,绝不姑息!”

  “臣尊旨。”

  萧帝一席话,别人尚没太多感觉,燕王听了却是心惊。总觉得萧帝话有所指,那双阴冷的眼,似是盯在他身上,让他觉得无所遁迹。

  可到底不敢抬头看萧帝是否真的在盯着他。

  此事便算议定。

  萧策收到罪责书,也不过一笑。晚间睡时同秦末说了,倒叫秦末一惊。

  “傻丫头,你怕什么?当初收了魏国的那些银两,我便知道会有今日的事情,不过没想到,等了半年,才闹了出来。”

  “你既知道,还收那银钱?”

  “为何不收?难道我要把那些钱退还给北魏不成?”

  秦末见他说的胸有成竹,也便不再担心,只笑道:“你又打了什么主意?如今节骨眼上,可是半点差也不能犯下的。”

  萧策揉了揉她的腰:“放心好了,我心中有数。”

  并没有要多说的意思,秦末也就不再问。萧策便道:“再有两个月,便要生产了吧?近来可要小心些,防城工程,也快结束了,我从阿达那边借了一万多兵,各城各布了一千多骑兵驻守城外,可与城中形成守备之事,也快入秋了,再是紧张的时候,等我忙完这一段,刚好陪在家中,守着你生产。别怕。”

  说不怕是假的,可她怕的却并非自己,而是腹中的胎儿,是否漂亮,是否健康,是否能顺利的降临这个世间。

  “我不怕。你只管去做你的事情就是。”

  有上官青云守着,萧策倒也不甚担心,但到底也舍不得,这一段时间除了出城巡察,每日都尽量赶回来。

  第二天,萧策便召了幕僚,拟了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去京中。

  折中自辩,收授北魏财礼不假,然那笔银两,皆用于边城防事,一分一两,未曾私留,另附上公帐数册,并请朝庭派人去查。若所话非实,甘愿受罚。

  朝堂之上,萧帝便问工部尚书柏劲松:“幽城城防工程,你可知情?秦王答复的折子中,所担的燕云数州城防工程皆有加强的事情,可属实?”

  那么大的工程,岂能有假?之前工部每年皆要在北疆各城拨上数万银两用于修缮城墙,今春款项亦如常备了,谁知秦王不过只调拨了所准备款项的一半而已。

  “修缮城防之事,秦王所言属实,且今年于修城一事上,所耗之资,不及往年一半,秦王说所受北魏财资用于城防修缮之事,自当不假。且依圣上所言,秦王已把公帐拟了副本送入京中,不如再行核实,是真是假,一目了然。”

  “那好,早朝过后,朕便会让人把帐册送入你工部,并着大理寺中丞与你亲自查看,另,兵部也于今日拟定去北疆查看城防修缮之事是否尽实的御使。朕给诸位十日的时间,给朕一个明确的答复。”

  被点名的工部,兵部,大理寺两位尚书及一位寺丞一一应是。

  燕王没料到萧策留了这一手,摆名了设了圈套让他来跳。

  江南屯兵及财源两件事被他搅合后,他自然是沉不住气了,必会寻着他的漏洞倒戈一击,也怪自己心急,才会看不出这么大的漏洞,以萧策谨慎的为人,如何会犯这样的错误?

  虽被气的吐血,于朝堂之上也不得不忍下来。

  且还得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

  而心中,却在担扰,此事过后,萧帝会不会彻查这些奏折突然如雪片般飞向他案头的原因。

  如若萧帝真的去查,他无论如何,也逃不出被萧帝怀疑的命运。

  一旦被怀疑,以萧帝的铁血手腕,他不说问鼎那至尊之位,只怕连性命都堪忧。

  让他如何不冷汗连连?

  退朝过后,走出那阴森的朝堂,外面的七月烈阳,有如炙火燎身,却驱不走心他心头那极寒之意。

  崔夷简快步跟上,抱拳而笑:“燕王殿下请留步。”

  叫了两便,燕王萧世勤才驻了步,转过头,他脸上的神情已恢复常色,笑问:“不知左相大人,叫本王,有何指教?”

  “不敢不敢,”崔夷简连忙陪笑。

  萧世勤却无心应酬他,只淡淡道:“左相大人,有话但说无妨。”

  “这……”崔夷简帮作为难之色,“下官是有事想请教燕王殿下,王爷若是有空,还请移驾至下官衙中一叙,如何?”

  “若是公事,边走边谈吧。”

  崔夷简便作出为难的神色,低声道:“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公事,倒是下官有些私事,想请王爷帮忙。”

  才刚还称他为殿下,这会儿倒是亲切的叫起王爷来。

  且看他的样子,倒也不作假。

  萧世勤默了一下,便笑:“本王学有些公事要去处理,不过既是左相大人相邀,本王若是不应,岂不折损了左相大人的面子,若是左相不介意,不如晚间听风楼里相见,一来叙叙话,二来听风楼雅静,正是饮酒的好去处。”

  崔夷简便喜道:“那便由下官作东如何?”

  两人说定,各自回衙。

  到上晚间,萧世允果然如约而至。

  却是只带了两名随身的小厮,连护卫都未曾带来。

  崔夷简也是单身一人。

  待坐定,说了几句客气话,酒菜上齐,遣了店中服侍的侍者,崔夷简便直奔主题:“今日邀王爷,也不为别的事情,实是因下官的女儿祈妃娘娘居于幽州,平素多闻榷场之事,倒是知道个生财的好法子,可下官是一国之相,实不好行那生财之事,因此便想卖个消息给燕王爷您,不知您可有兴趣?”


  (https://www.biqudu.com/129_129233/676701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