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姑娘她戏多嘴甜 > 第427章 敞亮人

第427章 敞亮人


  这也难怪吧……


  钱晖咬着唇,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拽拳,渐渐松开,又再次拽紧。


  若是自己上去答,肯定不能答得这么漂亮。


  是的,漂亮。


  无论是那篇润色过的文章,还是刚才观点思路的分析与引导,温辞都答得很漂亮。


  他是杜老先生的学生,老先生要求的“观点是根本”的概念,钱晖当然也记得。


  能中举人的,没有一个是庸才。


  钱晖自认有一番水平,这些年也用心刻苦,他在抓点上,费了很大的心思。


  看得多、想得多,感受得也更深。


  温辞有他的一套思路。


  又或者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破题、立意的思路。


  在书院里,先生们让答题,同窗们彼此切磋,大考小考时的文章,钱晖都整理过。


  观点没有高低,剖析观点的能力才是高低所在,而这其中,极能彰显各人习惯。


  温辞就是各人风格很突出的一位。


  他的观点不一定是最刁钻的,剖析也不是最尖锐的,但他最递进。


  一层深入一层,到最后,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刚刚,温辞答戴天帧的题,就是如此。


  因为需要多答观点,那些刁钻角度的也出现了,可每一个观点的解读都是温辞的风格,很清晰、很显著。


  哪怕、哪怕这对师兄弟说好了,温辞提前做了准备,但温辞站在台上说的每一句,都是他自己想的,是他自己的理解。


  钱晖扪心自问,他在号舍里关三天,能答得这么漂亮吗?


  他做不到。


  他自认做不到……


  抬起手,钱晖抹了一把脸,眼睛通红。


  既如此,温辞有没有提前拿到试题,真的能改变结果吗?


  他钱晖知道了考题,能答得那么好吗?


  到底是谁不配……


  钱晖转头去看王笙。


  王笙垂着眼帘,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不轻不重的议论声中? 有学子向台上拱手,说了一个他想到的内容。


  温辞拱手回礼。


  待没有人再对这题补充之后? 温辞准备下台。


  “师弟就别下去了? 等着问你的人多着呢,一上一下? 你也不嫌麻烦。”戴天帧按住了他的肩膀,朝着台下道,“众位还有什么题要考他的? 赶紧上来吧。”


  霍以暄抱着胳膊直笑。


  如此直接? 这可真是……


  戴天帧自己下台去了,真就把温辞留在了台上。


  学子之中? 一人走出来,大大方方登台。


  他有备而来,开口问题:“昨日听说要办茶会,我们几位考生同住? 整理了几道题目? 由我来问。”


  先是经义? 一问一答,考得不算常见,但也不至于太偏显得刁难人。


  温辞答得还算顺? 基本脱口而出,只有一题,略作思考后,也答上来了。


  再是策论,六道题,方向各不相同,不要求做文章,也不要求面面俱到、多说观点,每道题答一个即可。


  高台上,温慧撇嘴,低声道:“他问题还挺多。”


  “就是冲着哥哥来的,”温宴道,“多不怕,大庭广众之下,能站在台上一道道往下问的,其实是敞亮人。”


  曹氏认同地点了点头。


  为人处事,最不怕的就是敞亮人。


  别人听了传闻,心生疑惑,当面解惑,这很正常。


  一旦疑惑解开了,就不会再怀疑温辞了。


  最烦的,是那些阴恻恻的小人,不敢当面对峙,只缩在角落里,寻着机会使绊子。


  “宴……”曹氏看着温辞,下意识换温宴,出口才想起来她今儿带出门的是三个公子哥,赶紧改口,“阿宴,辞哥儿说了这么久,恐会口干,我看他都没顾上喝口水,能给他送到台上吗?”


  温宴想了想,交代岁娘道:“马车里有蜜水,你取一些给哥哥送去。”


  岁娘应下,挤过人群,下去了。


  台上的对答结束了。


  “我要问的都问完了,”那人朝温辞拱手,“温兄才思敏捷,佩服。”


  温辞回了一礼。


  那人下台去,经过温辞身边,快速又小声地道:“我们几个不会再相信那些传言了。”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小说app,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温辞一愣,复又弯了弯眼,轻声道了谢。


  两人先后下台。


  又有提问者上台,请教了另几位学子,温辞稍稍能歇口气。


  岁娘上前来。


  她作书童打扮,别人听说她给自家公子送水,都给她让路。


  温辞接过水囊一喝,没防着是甜口的,下意识皱眉。


  岁娘道:“梨头炖的,润嗓子。”


  温辞笑了声,抬头看向曹氏她们在的高台,晃了晃手中的水囊。


  这一看,他看到了温子甫。


  温子甫今日本是休沐,考虑到衙门事多,便放弃了休假,眼瞅着中午了,趁着短暂的休息时间,换了一身不起眼的常服,裹得严严实实来了宝安苑。


  可裹得再严实,温辞岂会认不出父亲的身影?


  何况,父亲就站在母亲身边。


  温子甫也在看儿子,他来得迟,没听到先前那些,但一路进来,其他人的议论还是让他心里有了底。


  辞哥儿的发挥很不错。


  温子甫松了一口气。


  “不愧是我儿子,”温子甫低声道,“消沉过后,很快就站起来了,我苦口婆心没劝错。”


  曹氏听见了,转头翻了个白眼。


  她儿子才不消沉呢!


  又有学生上台提问,因着前面都是快节奏的问答,后面也都不慢,温辞被请上去答了一回,依旧稳当。


  温子甫怕耽搁太久,听了会儿便打算回衙门。


  刚准备和曹氏说一声,就见一四十岁模样的考生登台。


  那考生道:“在下江绪,来自蜀中,有一题想请温辞作答。”


  又一个点名辞哥儿的,温子甫不走了。


  江绪问道:“蜀中河流多,从古至今,也修了不少设施,却依旧还是难以缓解水患,


  刚准备和曹氏说一声,就见一四十岁模样的考生登台。


  那考生道:“在下江绪,来自蜀中,有一题想请温辞作答。”


  又一个点名辞哥儿的,温子甫不走了。


  江绪问道:“蜀中河流多,从古至今,也修了不少设施,却依旧还是难以缓解水患,


  江绪问道:“蜀中河流多,从古至今,也修了不少设施,却依旧还是难以缓解水患,


  (https://www.biqudu.com/135_135448/774675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