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姑娘她戏多嘴甜 > 第512章 骨气

第512章 骨气


  叹气归叹气,桂老夫人也不能说霍以骁不对。


  “母亲”这一词,对于孩子来说,不可谓不沉重。


  有生母,有养母,有嫡母,有乳母,无论哪一个,孩子做不得选择,但他可以在心里认或不认。


  四公子已经有两个母亲了。


  一位是生母熙嫔,一位是霍家的夫人,这都是他的父皇安排的。


  他现在,拒绝再有一个莫须有的母亲,其实并不难理解。


  为了尊贵的身份,再认一个娘……


  世上有这样的人,却不全是这样的人。


  桂老夫人甚至是想到了温子谅。


  当年,温子谅不肯当驸马,是他看不上沈皇后许诺的继续传下去的爵位吗?


  不是的。


  他知道爵位对已经走到尽头的定安侯府有多重要。


  但他坚持了自己的本心。


  他不想娶永寿,他也不愿意为此低头。


  桂老夫人当初气得接连三封家书送去京城骂温子谅迂腐,温子谅的回信,她到现在都记得。


  儿子在信上说,习武之人有习武之人的傲骨,那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磨砺出来的,读书人也有读书人的坚持,那是十几年苦读沉淀下来的。


  背了那么多圣贤书,不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去妥协、去谄媚的。


  起码,他读书不是为此。


  父母当时指点他功课时,希望的也不是那般。


  桂老夫人被这封信上的话,弄得哑口无言。


  定安侯府以武勋起家,后来放下武学,走上读书的路子,习武人和读书人的傲,都是刻在了骨子里的。


  她要是反驳温子谅的话,那她自个儿得先去祠堂里跪着了。


  桂老夫人没有办法,亦管不到远在京城的儿子,干脆气呼呼作罢了。


  时至今日,因着沈家和长公主的那些事儿,桂老夫人已经不会遗憾了。


  她还在想,若是大郎还在,这个性子的女婿,应该很得他的喜欢。


  可是,当初的爵位,温子谅能舍,现在的皇子之位,霍以骁真能舍?


  倒不是不相信四公子的性情,而是,他身上流着皇上的血,这事情还得看皇上。


  “怎么就偏偏,是先帝爷的……”桂老夫人不止牙痛,脑壳都痛,“便是个民间女子,都不用这么烦心。”


  温宴道:“您心里有数就好,之后到底如何,说不准。总不能期望皇上把熙嫔娘娘从先帝爷的后宫里挪出来吧?”


  桂老夫人沉思了一阵:“这要是搁在前朝……”


  搁在前朝,再混乱的关系都有,史书上那些记载,乱了套了。


  像皇上和熙嫔这样的,在那之中,根本不算什么。


  “搁前朝也不好。”桂老夫人失笑,自己摇了摇头。


  御史们最多骂上几本折子,但这些事情,都会被后世记下。


  没有一个皇帝,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还有这样不光彩的故事流传,尤其是,瑞雍皇帝好颜面。


  “老婆子晓得了,”桂老夫人拍了拍温宴的手,“进了老婆子的耳朵,就断不会从嘴里出去,宴姐儿不用担心,皇上怎么安顿四公子,那也是以后的事儿,眼前,还是沈家要紧。”


  温宴应下。


  待温宴告辞了,桂老夫人靠着引枕,失神了好一阵。


  说的是以后,其实她知道,很难。


  四公子不会轻易妥协,而皇上也不会把不光彩的过去显露出来。


  那些往事,其实都在烟消云散。


  有那么一瞬,桂老夫人甚至想过,既然认不得生母,那就认嫡母。


  这不叫多一个“母亲”,而是,本身就是了。


  四公子不可能去认现在的俞皇后,那就记在早亡的元八皇子妃名下,那位并没有留下孩儿,得一炷香火,也说得过去。


  但这念头,只一闪,就被桂老夫人否决了。


  一旦记在元八皇子妃名下,那四公子就是嫡皇子了。


  这个身份足够尊贵,也足够招人恨。


  不说三皇子,其他年幼皇子一旦长大,四公子就是眼中钉、肉中刺,比失去沈家的四皇子还麻烦。


  毕竟,谁都知道,皇上不喜欢沈家,对四皇子也不亲近,但他偏宠四公子。


  若真有外家扶持也就罢了,但郁家没人了,郁氏也无法坐在中宫的椅子上护着四公子,认嫡母只有害而无利。


  想了好一阵,桂老夫人召了青珠进来。


  由青珠伺候着抿了一盏茶,桂老夫人渐渐平复了心境。


  既然是她无能为力的事情,再焦心下去,对身体无益。


  她得放宽心。


  然后,去做她力所能及的事。


  这辈子已经走了大半,余下的岁月不多了,她不止要尽力,也要讲一个出了力气有回报。


  “你去叫二郎媳妇来,”桂老夫人交代青珠,“我有话吩咐她。”


  曹氏很快来了。


  桂老夫人道:“开春了,老婆子精神挺好的,你给我备帖子,先送去武安侯府,就说我要去拜访拜访。”


  曹氏一愣:“您这是……”


  老夫人在喜宴上扬眉吐气,但那之后,也没有继续和老姐妹们往来,今儿怎么转性子了?


  桂老夫人道:“你跟我一块去,琢磨琢磨能做什么买卖。”


  曹氏领会了。


  从皖阳郡主那儿“敲诈”来的银子,总得钱生钱。


  她管家是一把好手,做买卖生钱,得多听听多看看,免得好不容易辛苦回来的银子,打了水漂。


  另一厢,温宴坐着马车回大丰街。


  不得不说,与桂老夫人的交谈,给了她很多新的思考。


  刚进正院,邢嬷嬷来寻她,说是徐其润送了口信到府里。


  “说了什么?”温宴问。


  邢嬷嬷道:“长公主去沈家,马车从正门入、又从正门出,今日查过了,没有夹带,但看这个架势,之后指不定会有动作,徐二公子想请黑檀儿帮忙,看看长公主和沈家想做什么。”


  温宴会意。


  不打草惊蛇,而是顺藤摸瓜,这是先前就商量过了的。


  比起让徐其润当场逮住,还是跟上去的好,只是这活儿,徐其润不好办,黑檀儿最合适。


  温宴拍了拍黑檀儿:“怎么说?去沈家转转?”


  黑檀儿打了个哈欠。


  温宴笑道:“徐其润没少请你吃鱼。”


  黑檀儿又打了哈欠,勉勉强强喵了一声。


  (https://www.biqudu.com/135_135448/777783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