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侍田小娘子:夫君,低调点 > 第二十章 煮盐

第二十章 煮盐


  直到现在,卫云清一颗提着的心放下了一半,还得看明天的实验结果如何,看来这种赌运气的事以后不能做,风险太大了。

  对卫云清的乐观,卫云墨却很担心,就怕花的这些钱都打水漂了。

  可是看着卫云清高兴的样子,卫云墨也不好打击她,等她失败了自己再去安慰她吧。

  累了一天,卫云清睡得很熟,第二天早饭都是卫云墨煮的,她起床后洗漱后,就觉得肩膀挺疼的,撩开衣服一看都破皮了,肯定是昨日她太逞强了。

  蕨草晒得差不多,卫云清就一捆一捆地绑起来,靠墙堆着,如果下雨的话,就拿个稻草帘子盖一盖,起码不会全部湿透不能烧。

  卫云清拿了一个锅,加盐加水溶解,将漂浮的脏东西给捞出来,她又拿了一个纱布来过滤,那些都是不能溶解到水里的东西。

  想想不放心,又多过滤好几次,卫云清又换了纱布,一层两层叠加过滤,水看起来清了不少,然后放一段时间沉淀,溶于水的泥土最后就会被沉淀到底部,除去底层,其他部分就能用来煮盐了。

  最后一步就是烧火熬煮了,卫云清就利用沉淀的这段时间在屋后用石头搭了一个简单的灶,将平底陶罐放上去,然后点火。

  卫云清其实也有点担心,一直盯着锅中的水看,而这个过程需要需要一直烧火,蕨草不像木柴有持续性,人要一只守着,等锅里的水烧得差不多,她终于看到有白色的晶体析出。

  减小火势,析出的晶体也越来越多,卫云清拿手小心地沾了一点,眼睛一亮,是咸的,她成功了。

  卫云清拿来罐子,小心地将析出的盐给刮起来放到盐罐里。

  但是卫云清觉得这样的速度太慢了,得用大锅煮才行,同时还要准备更多的柴禾,而且她必须在父母回家前给煮完,保守估计,得花个五六天才能完成。

  卫云清知道以自己的身体情况今天不适合上山,就待在家中熬盐,同时修炼异能,学着去沟通周围的植物,透过它们去“看”周围的环境,甚至都能探测地下的情况。

  异能的使用是从熟悉到不熟悉的,对植物的掌控也是如此,老屋周围经常受到卫云清异能滋养的树木,就长得很好,隔一段时间就蹿高一些。

  好在周围没什么人家,就没人注意到那些树木不同寻常其他植物地变化,还有卫家那不停冒烟的烟囱。

  卫云墨本来还担心卫云清不能成功,结果放学回来,看到她给自己看的东西,先是惊讶而后是高兴,总算不会亏了。

  姐姐成功把混杂了脏东西的盐变成了干净的盐,好学的卫云墨自然要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听姐姐描述了过程,他觉得真的不难,但是却很少有人会去想到这点。

  盐是很贵的,大家对盐是怎么制成的并不了解,自然也不知道还能用这种办法来把盐给弄干净,这次完全是卫云清捡了个大便宜。

  卫云清带回来的这麻袋有九十多斤,扣掉煮盐过程中的损耗,怎么也能剩七十斤,足够他们家吃很久了,腌制咸菜的时候也不用在那算着盐钱了,大喜事一件啊!

  隔天天气很好,卫云清上山去割蕨草,准备朝西边去,就是有石碑的那个地方,先割出一条路来。

  除了割蕨草,卫云清还砍了不少松树、杉树等下端的枝桠,这些树枝也是比较耐烧的,而且比蕨草容易存放。

  卫云清割完一片蕨草捆起来,催生然后再割,每片都如此反复三次,而每次割之前,她都会先将它们的生命力给吸取走,枯萎之后的蕨草晒干得更快。

  每天早上过滤完盐水放着沉淀后,卫云清就上山割蕨草,下午在家熬盐,持续了整整七天,终于将带回来的那袋盐给提纯干净。

  提纯出来的盐被卫云清给放在早就洗干净的大陶罐中,麻袋中很不安全,很容易受潮的。

  所以盐为什么价格贵,煮盐晒盐难,运输过程损耗大,又是生活必需品,官府掌控真盐的生产销售,就是怕有人随意涨价,当然也不允许私底下降价的出售。

  但每隔个几年,都会有一大票的官员因为涉嫌贩私盐而被抄家什么的,如果掌控好盐的生产和运输,这简直就是一个暴利行业。

  卫云清却没时间去想这一些,已经过了立夏了,这天气有点热了,她要忙着给移栽菜苗,给空心菜和红苋菜施肥等等。

  地里的事情不少,卫云清还是为肥料头疼,这边土地本来就贫瘠,又没养猪养牛,她能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了。

  让卫云清郁闷的是,山上的小鸟多,会来吃地里的幼苗,她做了几个很难看的稻草人插在地里,才有了点儿效果。

  但是之前被鸟儿吃掉的幼苗也没得补种,卫云清索性就移栽菜苗进去,反正这些作物又不是死敌,间种着没有关系。

  家里的南瓜、丝瓜、冬瓜等爬类的植物,卫云清全部种到山地那边,要不就是在田地的边缘或是靠墙的内部,反正都是有空间让它们攀爬拉藤的地方。

  比较麻烦的是豇豆,卫云清忘记得像花生那样种而不是移植,她就围着空心菜和红苋菜的田块周围种了半圈。

  不种的时候觉得老屋后面的这片地挺多的,等真种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两亩完全就不够种,蔬菜倒是好说,但是地瓜不能少,这可是养猪的最主要食物。

  这猪草就算长得再茂盛,村里那么多人家,每天都要割,那猪草也没能长得那么快来满足全部村民的需求。

  屋后的土地忙完,卫云清就去下水坡分到的那五亩水田,这五亩不能算是上等的,但有从大河引过来的小溪经过,还是可以的。

  卫父选择下水坡也是有理由的,卫家的地全部都集中在上水坡,那边的土质好,产量高,所以卫爷爷和卫大伯他们肯定不会心疼下水坡这五亩地的。

  地里的秧苗已经长到小腿高了,杂草也不少,不少人都在地里弯着腰,用手抓草然后用脚踩进泥里去。


  (https://www.biqudu.com/136_136044/690296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