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扫把星 > 第662章 福星

第662章 福星


  “捷报!”


  一队骑兵冲进了长安城。


  “哪的捷报?”


  有人问道。


  可骑兵的速度太快,没回答。


  但他们在前面就喊了出来。


  “突厥大败,阿史那贺鲁仅以身免。”


  那些百姓愣住了。


  “突厥……败了?”


  阿史那贺鲁不是打不死的小强吗?


  大唐出征几次了,每一次都能让他损失惨重,但却无法灭掉他的根本。


  一个老人挑着柴火进城卖,他欢喜的道:“阿史那贺鲁败了?等卖了柴火,打一壶酒回家喝去!”


  ……


  “……长安的粮食岌岌可危了。”唐临的眉头皱的苦大仇深,“移民有些用处,但还是不够,臣以为至少要移民十万人以上,此后每年移民一万到两万……”


  李治一听就有些习惯性的空虚。


  作为都城,长安地区就是他的基本盘,他的大本营。


  大本营的人口自然越多越好,最好大唐的人口一半就在长安。


  这个想法不现实,但不断削弱长安也不现实吧。


  “长安人口不断缩减也不是好事。”李治先定调子,“一旦出现些急事……”


  比如说有叛逆逼近长安,这时候人口就是妥妥的战斗力!


  “咳咳!”


  长孙无忌起身道:“陛下,若是真到了那等时候,老臣以为,长安的人口再多也无济于事。”


  “长孙相公说得好。”韩瑗起身,“当叛军兵临长安时,大唐怕是……”


  都火烧眉毛了再去说人口多寡有意思?


  李勣淡淡的道:“大唐如今君明臣贤,陛下多虑了。”


  这话还有个潜台词:若是君不明臣不贤,长安就算是聚集了亿兆人口也只是等闲。


  唐临说道:“陛下,长安及周边每年新增人口不少,若是不管,缺粮会越演越烈,最后只能迁都。”


  “大胆!”


  李义府起身呵斥,“迁都何等事,也能拿出来说吗?”


  这个小人!


  唐临冷笑道:“为何不能说?你可知从洛阳调运粮食进来有多难?三门峡两岸夹水,壁立千仞,水流湍急。河中心有两块巨石,把水分为三股,直冲而下,下面更有砥柱阻拦,人称中流砥柱……”


  “水经注有云:自砥柱以下五户以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合有一十九滩,水流峻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唐临自然不是在这些人的面前掉书袋,而是想告诉他们从洛阳转运粮食到长安有多难。


  “人口越多,漕运就需要的越多,可三门峡天险之地,奈何?”


  李义府笑眯眯的道:“可绕道。”


  “绕道要损耗多少粮食李相可知晓?”


  唐临觉得李义府这是酷吏作风。


  李义府冷笑,“老夫如何不知?可长安要等粮食下锅,难道因为损耗就不运了?”


  这货……


  众人都听明白了。


  李治不想削减人口,唐临据理力争,说不削减人口就得想办法治理三门峡……


  可三门峡哪有那么好治理?


  所以李义府把苦难直接丢给百姓。


  征发民夫运送粮食就是了。


  你要说什么损耗民力,耗费粮食……关我屁事?


  唐临怒道:“李猫,无耻之尤!”


  长孙无忌暗赞。


  果然,唐临就是唐临。


  李义府冷冷的道:“唐尚书这是对老夫不满?”


  李义府如今越发的得势了,但还差一个杀威棍,最好的法子就是弄一个尚书或是宰相下去,如此威名大振啊!


  李治淡淡的道:“好了。”


  李义府要是对着别人开火他不会管,但唐临不同。


  唐临此人深得他的信重,搞下去做什么?


  “无耻!”


  李义府正在悻悻然,闻声大怒。


  谁特娘的在骂老夫?


  李义府回头。


  竟然是许敬宗这条老狗。


  李义府冷笑,“你在羞辱谁?”


  李治捂额。


  许敬宗以口无遮拦著称,李义府主动问,这便是自取其辱。


  两个心腹闹腾起来……


  许敬宗淡淡的道:“老夫骂狗!”


  草泥马!


  这个没法忍!


  李义府勃然大怒,下意识的挽袖子。


  许敬宗不屑的握紧笏板,“老夫当年在瓦岗厮杀时,你不过是黄口小儿,今日便让老夫来教你如何做人!”


  李义府冲了过来。


  许敬宗冷笑逼近。


  老夫可是在龟兹杀过贼人,你特娘的连鸡都没杀过,竟然敢哔哔。


  “住手!”


  李治一声断喝。


  李义府乖乖止步。


  许敬宗却挥舞笏板。


  李义府伸手格挡。


  呯!


  好疼!


  李义府惨哼一声。


  “大胆!”


  御史发威了。


  他出前呵斥道:“陛下之前竟敢动手,跋扈之极!”


  李义府举手,长袖滑落,手臂上有痕迹。


  许敬宗知晓自己冲动了。


  “陛下,臣有罪。”


  李治很头痛。


  两个心腹……李义府是狗,指哪打哪;许敬宗却是个有才干的……但当着众人的面,不惩治也不行。


  下手啊!


  韩瑗心中冷笑。


  两个心腹狗咬狗,同室操戈,大快人心。


  “陛下,有捷报!”


  李治正在想如何处置这二人,闻言说道:“拿进来。”


  这捷报堪称是及时雨。


  一个军士被带了进来,行礼后说道:“陛下,阿史那贺鲁大败。”


  “把捷报拿来。”


  长孙无忌眼中一亮,接过捷报就念诵。


  “……敌军两万骑,我军列阵厮杀,难解难分时,敌军援军两万余出击……”


  李治心中一紧。


  “苏定方领五百骑突袭敌军援兵,贾平安领三百骑击破当面之敌,侧击敌军援兵,一战溃敌……”


  一战溃敌说的简单,李治问道:“李卿可知如何?”


  这里李勣的沙场经验最为丰富,他说道:“我军作战最擅长的便是这等马军冲阵,须得将领悍勇。”


  将是兵的胆!


  李治明白了。


  “随后追击二十里,副大总管王文度说大军深入突厥腹地,危机重重,不可冒进……”


  李治的面色黑了。


  “王文度说陛下担心臣冒进,给了他密旨辖制,令大军每日披甲结阵戒备而行……”


  李治的脸上多了煞气。


  “朕何曾给了他密旨?”


  长孙无忌看了外甥一眼,觉得这等事儿他干得出来。


  但那是程知节,既然托以大军,就不该使人掣肘。


  “臣深信陛下英明,必然不肯如此,便令武阳侯贾平安领三百骑前出寻找阿史那贺鲁的踪迹,大军紧随其后……”


  还好!


  但……


  一种微妙的情绪在滋生。


  有没有密旨是一回事,程知节不遵从又是另一回事。


  皇帝这等生物的心思最难测。


  “……是夜,贾平安带三百骑突袭阿史那贺鲁牙帐,敌军惶然,随后崩溃,阿史那贺鲁仅以身免……”


  李治的脸上带着笑容,听到这里时,双拳紧握。


  “好!好!好!”


  长孙无忌也不禁大喜,“仅以身免,突厥一蹶不振矣!”


  “三百骑突袭突厥牙帐,陛下。”许敬宗毫不犹豫的为小老弟唱赞歌,“武阳侯此战堪比当年苏定方突袭突厥牙帐……”


  李治心中欢喜,“上次与吐蕃之战后,程知节说贾平安能独当一面,朕心中还在迟疑,没想到他果然不负朕望……哈哈哈哈!”


  不负朕望?


  你不是说还在迟疑吗?


  转过头怎么就像是你慧眼识珠了?


  皇帝不要脸,但谁都想不到竟然这般无耻。


  连长孙无忌都脸颊抽搐。


  “诸卿,此战大捷,数年之内突厥不足为患,随后……”


  “高丽!”


  长孙无忌的眼中多了厉色,“高丽为祸多年,只等时机一到,便灭之!”


  李治心情大好,随即令人散去。


  御史欲言又止,“陛下……”


  许敬宗殴打李义府的事儿呢?


  不处置了?


  这等便是没眼力见的。


  李治充耳未闻,随即拿了地图来琢磨。


  “陛下。”


  武媚来了。


  “臣妾听闻有捷报?”


  “媚娘进来。”


  李治招手,“刚来的捷报,阿史那贺鲁大败。”


  武媚拿过捷报仔细


  “平安竟然……”


  阿弟竟然三百骑大破阿史那贺鲁!


  武媚抬头,眼中多了惊喜之色,“陛下,平安果然是骁勇。”


  李治点头,“年轻人竟然能如此,难道便是朕的冠军侯?”


  封赏吧!


  武媚在等着。


  李治却换了个话题。


  武媚心中不满,但却无法逼迫。


  沈丘来了。


  “陛下。”


  “如何?”


  李治坐下,神态惬意。


  “陛下,王文度嫉妒苏定方之功,就阻拦大军追击,随后更是矫诏……说陛下给了他密诏,令他节制程知节……”


  李治的脸上浮现了一抹青色,“好一个王文度!好一个王文度。”


  “胆大妄为!”武媚没想到竟然有这等将领,“陛下,此人当诛!不过,平安的功赏……”


  这个悍妇,都什么时候了,只记得自家阿弟的功赏。


  李治啼笑皆非,“贾平安还年轻,这些功劳便是资历,以后能执掌一面征伐时,那才是封赏的时机。”


  是了,阿弟太年轻,若是此刻功赏太过,以后会很麻烦。


  武媚福身,“臣妾昨夜没睡好。”


  “只是没睡好?”


  李治没好气的道:“你这是私心作祟!”


  呵呵!


  说到这个武媚就不怕了。


  她反唇相讥,“朝中说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是臣妾的爪牙,可臣妾何曾能让他们归心?不过是代陛下说话罢了。臣妾唯一能指望的不过是阿弟……陛下也不肯吗?”


  你个不要脸的,和我姐姐搞在一起也就罢了,竟然……


  武媚越想越火大,她现在就是要肆无忌惮的人设,越肆无忌惮越好。


  “陛下吝啬如此,臣妾回头便收拾些箱子底的东西,好歹给平安些慰藉……”


  “悍妇!”


  殿内,皇帝在咆哮,皇后在冷笑。


  王忠良在瑟瑟发抖。


  额滴神啊!


  千万别殃及池鱼……


  ……


  “阿娘!”


  被卫无双约束在家中的贾昱同学很愤怒。


  卫无双在看着涤烦茶屋的账本。


  越看越欢喜。


  钱啊!


  “阿娘!”


  贾昱抓住她的衣裳摇晃。


  烦死了!


  卫无双嗔道:“自去!”


  贾昱欢呼一声出了房间。


  “三花,披挂!”


  三花赶紧把小侯爷的披挂弄出来。


  披风,小木刀……


  “水囊呢!”


  贾昱上次问过王老二,得知随身还得带着箭囊,可他带不动,那就用小水囊来代替。


  “大兄!”


  兜兜来了,见状嚷道:“鸿雁,快给我披挂!”


  鸿雁苦口婆心的道:“小娘子可不好舞刀弄枪的。”


  “快些!”


  兜兜急不可耐。


  可贾昱已经披挂完毕了,喊道:“阿福,走了。”


  阿福从树上慢慢下来。


  曹二等在外面,拿着一块阿福喜欢的点心。


  “阿福辛苦了。”


  阿福一口吃了,心满意足的出了大门。


  “大兄!等等我!”


  兜兜在后面追赶。


  可贾昱压根就不想带着妹妹玩,撒腿就跑。


  咿律律!


  战马在外面停住。


  贾昱拔刀喊道:“来将何人?”


  来人是许敬宗的随从,见状楞了下。


  “可是有事?”


  杜贺迎了出来。


  随从拱手,欢喜的道:“捷报到了宫中,阿郎令我来报信……大捷啊!武阳侯三百骑马踏联营,大破阿史那贺鲁。”


  杜贺愣住了。


  王老二激动的道:“果真?”


  随从点头,“我听闻此事时也颇为震惊,可捷报写得分明,阿郎和李义府在宫外打了一架,大呼痛快,让我随后去东市买些好酒菜,他下衙后回家庆贺。”


  “三百骑马踏联营……”


  杜贺想不到这是怎样的场景。


  “快,去禀告二位夫人。”


  卫无双和苏荷得了消息,不禁大喜。


  随后全家每人赏五百钱。


  “坊中颇有些日子艰难的,去看看,那个茶叶作坊不是要扩建?让那些家中艰难的去做。”


  ……


  高阳得了捷报后,不禁蹦了起来,“快快快,备马,我进宫去打听消息。”


  肖玲也颇为欢喜,“公主,此刻陛下那里怕是事多。”


  高阳一想也是,“那令人去兵部打听,小贾在兵部任职,那些人不敢不给面子。”


  兵部已经沸腾了。


  “武阳侯一战下咽城,斩杀三万余,更是筑京观于咽城之外,令敌丧胆。随后随大军击破敌军精锐,率三百骑马踏突厥牙帐……大唐威武!”


  兵部上下弥漫着兴奋的情绪。


  任雅相丢下煮了一半的茶汤,走出了值房。


  “下衙饮酒!”


  这等大捷必须要痛饮才能宣泄兴奋的情绪。


  两个侍郎来了,尤式笑眯眯的道:“武阳侯刚进兵部,下官就觉着这个年轻人不凡,果然,一战威震突厥,哈哈哈哈!”


  吴奎觉得这人不要脸,“武阳侯此战令我兵部也与有荣焉,任尚书,武阳侯应当还在归来的路上,下官以为是不是以兵部的名义采买些礼物去贾家探望一番……”


  这个老东西!


  尤式笑道:“贾家就剩下了两个女人做主,如何好去?”


  “此言差矣。”吴奎一本正经的道:“老夫的娘子颇为和善,可去贾家。”


  尤式看着他,暗骂一句无耻!


  吴奎此举分明就是想拉关系。


  拉关系最好的法子便是走裙带,两家的女眷关系好了,男人之间想不好都难。


  老吴,你够阴啊!


  任雅相说道:“吴侍郎这话不错,不过老夫家中的娘子更合适。”


  尤式:“……”


  晚些,任雅相的老妻就去了贾家。


  “二位夫人,是兵部任尚书的娘子来了。”


  卫无双和苏荷一惊,赶紧出迎。


  这可是夫君的顶头上司,得罪不起。


  一见面,雍容华贵的任夫人就握着她们的手笑吟吟的夸赞……


  先是夸赞她们美貌,接着又夸赞了贾平安年轻有为,以后定然是大唐栋梁……


  宾主之间的气氛非常好,随后任夫人还留下了礼物。


  “这怎么好……”


  无亲无故的,加之又不是什么日子,这礼物不好接啊!


  任夫人冷着脸,“不收?”


  呃!


  不收便是不给面子!


  于是任夫人满意而归。


  回到家,任雅相正在饮酒。


  “武阳侯的两个女人你觉得如何?”


  “大夫人精明,有威仪,二夫人娇憨,不过却不缺心眼。可她们毕竟是宫女出身,以后武阳侯身居高位时,这出身会让人诟病。”


  任雅相举杯痛饮,然后淡淡的道:“若是武阳侯能身居高位,凭着战功,谁敢置喙取笑他的娘子?男儿拼杀,不就是为了给妻儿荣耀吗?武阳侯此人老夫往日琢磨了一番,行事果决,且知晓分寸……”


  任雅相自斟自饮,“他与皇后姐弟相称,可却从未以此为凭,你想想李义府,自从成了帝后的心腹,嚣张跋扈,不可一世……这是取祸之道。”


  老妻不解,“为何?”


  “你想想武帝时的酷吏,不管是张汤还是谁,谁有好下场。”


  老妻摇头,“这些我不懂。”


  任雅相莞尔,“武阳侯知晓分寸,不借此跋扈,这便是福缘。”


  人呐!


  任雅相笑道:“今日李义府与许敬宗厮打,许多人惊诧莫名,原先的许敬宗不值一提,可如今他在朝堂之上却秉公而言,你可知为何?”


  老妻笑道:“那许敬宗当年不是在文德皇后的葬礼上失礼吗?可见是个无礼的人。”


  “可他去了一趟华州之后,再回来,整个人都变了。”


  “为何?”


  “扫把星!”


  任雅相唏嘘道“他与贾平安交好之后,这人就变了,为何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是因为扫把星的作用。”


  老妻愕然,“那这岂是扫把星?”


  “福星!”


  ……


  晚安!


  (https://www.biqudu.com/136_136049/713333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