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内宅生存手札 > 第75章 吻痕

第75章 吻痕


  我就想试一试

  这回谢律携妻子儿女归来,却不见两个小妾的身影,卫氏一寻思,肯定是薛氏善妒,容不得丈夫身边有其他女子,所以下了黑手,害了这两人。内宅中的龌龊事,瞒的了旁人,可瞒不了她。

  薛氏忙站起身来,答道:“岳姨娘小产之后,郁郁寡欢,又染了时疫,在八年前就病逝了。至于冯姨娘,她现下仍在绥阳,两年前出家了。”

  ——这是她之前与丈夫合计好的答案。她知道婆婆会问起两个姨娘,却没想到在她回京的第一天,婆婆就向她发难。

  显然卫氏对这个说法并不满意,她皱眉:“这两人是我看着长大的,她们的身体、性情我也了解。你倒是跟我说一说,芙蓉是怎么小产的?海棠又是怎么出家的?我竟不知道了,你还在京城时,她们俩四年生了三个孩子。这你一去,一个孩子没有不说,还死的死,出家的出家?”

  这话不可谓不诛心。薛氏额头冷汗涔涔,她只能跪下辩白:“老太太说这话,可真是要了儿媳的命了。岳姨娘小产确实有隐情……”

  卫氏却摆了摆手:“别急着把自己摘干净,我要问你的不止这一桩。萱丫头的婚事是怎么回事?都十六岁了还没定亲,把她姨娘逼走,连她的婚事也不管了……”

  薛氏深吸一口气,待要回答,却见念夏匆匆走过来,禀道:“老太太,四老爷在外面呢,说是十少爷哭着闹着要见四太太……”

  话没说完,谢律就大步走了进来,一脸焦灼之态,他胡乱给母亲施了一礼,说道:“母亲,让她先回去吧,让儿哭得厉害。有什么话问孩儿也是一样的。”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看妻子一眼。

  儿子今天刚回来,卫氏不想给他没脸,就点了点头,让薛氏退下。

  薛氏颤抖着小腿站起身来,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正常的退了出去。

  谢律这才对母亲说道:“有些话,孩儿想说给母亲听。是关于您先前给我的两个姨娘的。她俩相貌上确实很好,只是后来那冯氏心大了,在芙蓉有孕的时候,做了手脚。当时我看她生了一双儿女,又是母亲身边的人,饶了她一回。谁想她竟然在琬,在薛氏怀孕时,故技重施。这回,孩儿怎么还能饶她?她争风吃醋,小打小闹也就罢了,把手伸到主母身上,想谋害嫡子,这怎么行?”

  他说一句,卫氏的脸便沉上一分。冯姨娘和岳姨娘都是她挑的人,儿子这么说,无异于当面打她的脸。

  偏谢律还道:“孩儿本该要了她性命,但薛氏有孕,非说要留她一命,才让她去了庵堂。孩儿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母亲,母亲就不要再为难琬琬了。”

  卫氏面色古怪:“我为难她?我给的两个人都没了,我问一句,就是为难她?在你眼里,你母亲就是这样蛮横不讲理的人?”

  谢律一噎,他记得刚成亲时,母亲对琬琬诸多刁难。不过他想这也没什么,天下的婆婆都这样。他那时就多次向母亲求情,尽管不一定有用。这回听说母亲叫走了琬琬,他下意识就以为是在为难她。他路上一寻思,多半是为这事儿,所以直接将此事摊开了说。——老实说,这件事也挺伤他的脸面,毕竟没有哪个男人愿意看见自己后宅不宁。

  “母亲别生气,别生气,是孩儿的错。”谢律连忙陪笑道歉,“这不是怕母亲误会吗?若是母亲误会了,动了怒,那孩儿可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他是老太太最疼爱的幺子,他好一通道歉后,卫氏的面色终于恢复了正常。她让丫鬟摆饭,留儿子在这里用饭。谢律也不推辞,打算好好陪一陪母亲。

  那厢,薛氏刚走出婆婆的房间,腿就软了。斜地里伸出一双手,稳稳地扶住了她。她扭头看去,是她的女儿阿芸:“你怎么在这儿?”

  谢凌云轻声道:“我看阿娘脸色不好,担心阿娘有事,就跟了过来,路上看见了爹爹,就让爹爹一起来了。”

  她说的简单,事实上,路上恰巧看见爹爹,很有难度。她是“迷路”了,才看见的爹爹。

  薛氏看着身高已到她肩头的女儿,隐隐感到欣慰。一转眼,女儿都十二岁了,身高抽长,相貌上渐渐褪去了孩气,肌肤莹白,眉眼端丽,虽年齿尚稚,却已能看出是个美人。阿芸十岁以前,一直懵懵懂懂,做了姐姐之后,到底是晓事了些。

  谢凌云犹不放心,问道:“阿娘,你没事吧?”她握住薛氏的手,口中说道:“阿娘,我给你暖手。”不露痕迹地将丝丝内力注入母亲体内。

  薛氏只觉得暖流涌动,身体舒泰,以为女儿火力大,并未多想。她摇了摇头:“没事。老太太就是问一点事情,咱们回去吧。”

  谢凌云应了一声,没有再问。她近来发现五感更加灵敏,祖母和母亲的对话,她在外面隐约听到了一些。她当时想要进去替阿娘说话,不过爹爹先进去了,她才作罢。

  老太太质问阿娘的话,教她心里不大好受。很多事情阿娘以为她不知道,其实她知道的。——即便是当时不知道,后来想想,也能想明白。

  忠靖侯府比绥阳县衙官邸要复杂的多,她会努力护着家人。

  也许是谢律的那一番话起了作用,老太太没再问过薛氏关于冯岳两位姨娘的事情。不过她找了谢怀信过去,旁敲侧击。

  谢怀信摸不透卫氏的心思,只当她对冯姨娘做的事了如指掌,特来寻他的不是。他不敢大意,小心应对,但无意间还是透露出了一二。

  卫氏自他开口,眉头就没舒展过。这就是律儿在信里说的精心教养的儿子?还好礼儿没让他们养,看养成了什么样子?

  她挥了挥手,让谢怀信下去,越发觉得头疼了。

  谢凌云不知道此事,她正认真准备去舅舅家的事宜呢。他们刚回京,薛家就递了帖子过来。阿娘看着帖子,擦了好久的眼泪,决定带她、让儿还有谢蕙一起到薛家去拜访。

  说起来,她自出生起,还没见过舅舅舅母。

  进一步想,既然谢家是官宦人家,那么有许多事情与她认知不符,也在情理之中。

  如此这般自我劝解宽慰了许久,她还是没能完全说服自己接受这样的现象。不过再遇见奇怪的情况时,她会用一句“官宦人家不一样”来为自己解惑。

  是的,这辈子,她长在官宦人家,有爹娘,也有两个异母的姐姐和一个异母的兄长。听娘说,她同胞哥哥叫谢怀礼,远在京城,不得相见。而异母的兄姊,倒是天天都能见着。

  那两个女娃娃一个四岁,一个两岁,俱是玉雪可爱,聪明灵秀。

  谢萱和谢蕙每天都要随着她们的姨娘去向薛氏请安。有时谢凌云在一旁,听着她们说话就能睡着。她们说的不外乎是家长里短,胭脂水粉,怪没意思的。

  还不如练武。

  可惜谢凌云年岁小,筋骨未成,不能修习外家功夫。故此她只能有意识地调整呼吸,勤练内力。她记得师父说过,天辰派以内力见长,只要勤练不辍,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虽然换了躯体,但师父的教诲,她片刻不曾忘怀。况且,她还身负大仇,不能懈怠。

  在别人眼里,这位芸姑娘是个极难得的乖巧懂事的姑娘,不吵不闹。只有在有事时,她才象征性地啊啊两声,吸引人的注意;模样也越长越娇美。若说不足之处,那就是安静太过了,而且似乎还有些愚笨?

  萱姑娘八个多月就能开口。而芸姑娘,都十一个月了,还没说过话。

  虽说十一个月还小,可是有谢萱在前面一对比,就显得芸姑娘不大聪明了。

  连谢律都曾很遗憾地对冯姨娘说:“阿芸似乎比萱儿要笨些。”

  冯姨娘口中宽慰,心里暗暗祈祷,老天保佑,太太生的那个,最好笨一些,再笨一些。这样老爷就会更喜欢萱儿和怀信了。

  谢凌云的乳母刘妈妈颇为忧心,于无人处问薛氏:“太太,姑娘一直不说话,莫不是……”

  薛氏心中一突,脸色却是不变:“阿芸还不足一岁,怎么就是一直不说话了?”

  “太太说的是。”刘妈妈心知薛氏不爱听这话,忙说道,“多教教就是了。三少爷那般聪明,芸姑娘自然也是极聪明的。有好多人两岁还不会说呢。”

  她口中的三少爷是薛氏的长子谢怀礼,自幼聪慧。想到远在京城的长子,薛氏眼神微黯,她都两年没见过儿子了,也不知他在京城过得如何。

  “请大夫来给姑娘看看吧。”薛氏道,“这样也不是个事儿。”

  “是,是。”刘妈妈应着,领命而去。

  此刻,谢凌云还不知道她的不说话,已经让薛氏发了愁。

  ——最初她能说话时,觉得太早,唯恐吓着了父母,又不想多生事端,就一直没开口。后来她一心想练内力,便把此事暂时搁置到了脑后。

  直到须发洁白的老大夫切切她的脉搏,摸摸她的喉头,十分郑重地说“小姐身子康健,并非不能言”时,谢凌云才恍然:哦,原来阿娘以为我不会说话。

  细细算了算,她快一岁了,可能是该学说话了。

  于是,在大夫走后,谢凌云就冲薛氏笑笑:“阿娘——”

  薛氏先是一怔,继而眼中泪花闪烁,她一把抱过女儿:“阿芸,好阿芸,再叫一声,再叫一声……”

  谢凌云能明显感觉到她的欢喜,老老实实地继续唤道:“阿娘,阿娘……”

  这是她的母亲,是她这辈子最亲的人。

  “哎。”薛氏应着,只觉得女儿声音娇嫩甜糯,远胜莺啼。她自到绥阳以来,所遇诸事,大多不顺心,但此时她心里畅快极了。

  芸姑娘会说话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后院,冯姨娘失手摔坏了一个茶盏。

  谢萱瞧了一眼自己的姨娘,轻声道:“姨娘这是跟谁置气?小儿学语,不是很正常吗?”

  冯姨娘很委屈:“本来以为那边是个傻子……”

  谢萱蹙眉:“我说过多少次了,她一点都不傻。你不要自作聪明,去做蠢事。”她声音渐渐转低:“她若真傻,那只能说,是傻人有傻福了。”

  冯姨娘讪讪一笑:“萱儿这话说的,娘怎么会去做蠢事?”

  她有些心虚,她不想承认,她的确动过不好的心思。甚至当初薛氏有孕时,她还想过能不能做些手脚,让薛氏一尸两命,但她不敢。她只能暗戳戳地希望薛氏以及其子女能倒霉些、再倒霉些。

  这些话,她不能对萱儿说。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萱儿成熟冷静得让人害怕,一点都不像是五岁的孩子。

  ——————————————————————————————————

  谢律回到后宅,先习惯性地去西跨院看儿子谢怀信,略略点评了一下怀信写的大字,又逗了一会儿乖巧的萱儿,才去薛氏的小院。

  还未进房间,就听到里面隐隐传来欢声笑语。谢律挑眉,直接掀帘走了进去。

  谢凌云第一个察觉到他的到来,冲他挥舞着手:“爹爹!”

  薛氏这才看见丈夫,笑着跟他分享好消息:“相公,阿芸会说话了呢。快,叫爹爹……”说着又去逗女儿。

  “爹爹——”谢凌云很听话。

  薛氏有点意外,她没想到女儿真的会叫爹,以为只会叫娘亲呢。

  谢律喜动颜色。阿芸虽然说话比别的孩子晚些,但她是先学会叫爹的是不是?

  想到此处,他甚是得意,亲自抱着女儿转了好几圈,不肯松手,又扭头对丫鬟道:“吩咐下去,我就在这儿吃饭。”

  薛氏自然希望丈夫与女儿亲近,她亲自给丈夫捧了茶,特意叮嘱丫鬟多做些他爱吃的菜。

  房中没有外人,谢律逗了女儿一会儿,想多听听她用嫩嫩的声音喊爹爹。——比起规规矩矩的父亲,还是爹爹更感亲切。不过,萱儿叫他父亲时,也是一脸的孺慕。

  然而喊了十几声后,女儿不肯再喊了。谢律虽失望却也不去勉强,他听说过小孩子嗓子娇嫩,她刚学会说话,是不该说太多。

  “相公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早?”薛氏含笑问道。

  “琬琬有所不知。”谢律轻轻晃了晃女儿,“今日县衙只有一桩案子,所以回来的早。”

  薛氏随口问道:“什么案子?”她一面说,一面从丈夫手里接过女儿。

  “哦,是有一个人私自宰牛……”谢律摇了摇头,“明知道私自宰牛是重罪,却还是这么做……那人还自称是孝子,因为母亲病重想吃肉,才迫不得已,杀牛敬母……”

  薛氏没有就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她怀里的谢凌云却震惊了。

  谢凌云脑海里回荡着父亲的话:私自杀牛是重罪!是重罪!

  她没有闯过江湖,但她听同门师兄们说过,江湖中人在外行走时,路遇小店,没什么可吃的,往往都是要一坛女儿红,一斤熟牛肉。——一般来说,再简陋的小店,都会有熟牛肉。

  怎么到了父亲口中,私自宰牛是重罪呢?若是重罪,江湖中岂会到处都有熟牛肉?——虽说侠以武犯禁,但是听师兄们的口气,那些小店并非皆由江湖中人所开啊。

  况且这私自宰牛是重罪的说法,她闻所未闻。莫非是绥阳此地,与别处不同?

  薛氏自收到儿子的信起,就紧张期待,只盼能早日母子相见。如今儿子出现在她面前,她悲喜交加,唯恐仍在梦中。好一会儿,她才伸手拉起儿子,尚未开口,已泪如雨下。

  谢怀礼顺势站起,本要宽慰母亲,却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母亲离京时,他六岁有余,许多事情自是记得:“孩儿不孝,十多年来未能承欢膝下……”

  薛氏摇头:“这哪里能怪到你头上去?”

  谢律咳了一声,插口道:“礼儿不必自责,你在你祖父身边,也算是替父尽孝。今日咱们一家团聚,且不必提那些旧事……”

  “是,我儿一路奔波,想必早就饿了。娘让人带你休息一会儿,再给你准备些吃的……”薛氏收敛了戚容,命人自去忙活。

  谢凌云在一旁看着,觑着空,才上前厮见:“哥哥。”她打量着他,这个哥哥挺好看的,身形修长,眉目清俊。

  谢怀礼一怔,颔首笑道:“妹妹。”顿了一顿,他试探着伸出手去,轻轻摸了摸妹妹的发顶,又很快收回手去,笑道:“是了,今日是你的生辰,还好我及时赶到了。哥哥给你带了礼物。待会儿打开箱子好好看看。”

  老实说,谢凌云对礼物的兴趣不大,比起礼物,她更想对这个哥哥多点了解。她兴致勃勃地听父母与兄长说话,想象着哥哥在京城中的时光。

  薛氏吩咐厨房做了一桌菜为儿子接风洗尘,她不无歉意地说:“娘不知道是否合你的口味……”

  谢怀礼笑笑:“合我的口味,我爱吃。”

  薛氏莞尔一笑,眼中泪光闪烁。

  因着谢怀礼的到来,这夜谢家齐聚一堂,同桌而食。见他们母慈子孝,一派和乐,谢怀信不由得撇了撇嘴:他们母子团聚,他姨娘可还在西跨院待着呢。这般热闹,还记得昨日绝食的萱儿么?

  他就知道,没人真把他们娘仨放心上。

  瞧一眼妹妹,见她正盯着谢怀礼。他冷哼一声,有什么可瞧的?

  注意到谢怀信的目光,谢萱默默垂下了头,心下叹息,她哥哥还是与谢怀礼相差甚远。她也曾努力劝诫,也请父亲延请名师,可是,怀信也只是比那一世稍微好了一点。

  或许他脱胎换骨,功成名就只是她的梦。

  谢萱心事重重,多饮了两杯酒,很快醉意袭来,告罪离去。

  她走后,其余人等仍在继续。薛氏对儿子有说不完的话,恨不能立时将这十多年补回来。但终究是心疼儿子奔波不易,让儿子去休息了。

  夜里,谢律看着妻子微红的眼角,笑道:“要真舍不得他,就叫他留下吧。”

  薛氏横了他一眼,慢悠悠道:“我倒是想。可老爷子老太太能同意么?心肝儿一般养大,又刚定了亲……”

  “也是。”谢律讪笑,当初他刚被贬到绥阳时,原是要携妻小一同前往的,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琬琬来绥阳时,也没能将礼儿带来。

  猛地想起萱儿的话,他张口说道:“别怕,咱们很快就能回京了。到时候一家团聚,再也不分开。”

  薛氏一怔,诧异地看着丈夫。上个月他不还说再也回不去了么?这才多久,就如此笃定说能回京?她没接他的话,只试探着道:“说起来,我想着要不这回,我随礼儿一同回京吧……”

  “你说什么?”谢律霍的站起,沉着脸,“又在胡说了!我在这里,你能去哪里?”他火气上涌,伴随着酒意,声音低沉:“你先歇着。”言毕,拂袖离去。

  他不能多待,他怕他多待一刻就会想起那些陈年旧事。他的妻子,委实让他失望。他今日的好兴致给妻子那番话浇得干干净净。

  这一夜,他宿在了书房。

  次日,谢律使人请了孙万斗过来,满脸歉意,言辞恳切,说是长子从京城来,他才知道父亲在京城给孙女已经定了婚约,跟孙家的婚事只能作罢。好在孙家与谢家也只是交换了庚贴,知晓两家正在议亲的人也不算很多。此举对两家不会有太大影响。

  孙万斗呆愣愣的,疑心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上回不是很干脆地同意了么?他还以为请他来,是商议儿女婚事的。原来是要毁约的?!

  对方长久不应,谢律便有些不喜。他肃了脸色,说道:“此事就此作罢,本官不想听到有任何不好的传言!”他笑了一笑,端起了茶杯,浅啜一口,悠然说道:“孙员外是聪明人,想来不会去做蠢事。”

  孙万斗的脸色瞬间变得灰白,心里想的却是,回家以后可怎么跟儿子说?


  (https://www.biqudu.com/54_54105/281825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