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安间物语系列之临终指南 > 第十章 安间年度优秀案例(中)

第十章 安间年度优秀案例(中)


  “我看看...”

  “你看”

  老陈接过书,端详着这本小布满污渍的小册子,书页已经有点发黄,翻开第一页,印刷质量不好的册页上斑斑驳驳的写着一句

  “善念从安间开始,

  阴德在当下累积。”

  “啊~哈哈哈,想起来了!”

  看到这几个字,陈朗一下激动起来,突然的这么一句把媳妇吓一跳,

  “那么大声干嘛!”

  媳妇嗔到

  -“老太婆你还记得卖肉夹馍的老李一家吗?”

  -“你以为都跟你那么健忘啊,这才几年,咋能忘了,咱俩不是还去看他儿子来着嘛!”

  -“对对对,哈哈,这册子就是老李给我的呀,我记得有两本来着。”

  随着回忆慢慢展开,陈朗想起,当年拿回册子,他还真的仔细读了,除了向善的劝导,册子主要讲的是活着时候积德在死后的意义。

  “老太婆你应该看看这个册子,倒不是老了老了还不唯物了...”

  陈朗摘下老花镜,平静而略带感伤的望着媳妇,说

  -“就是我觉得,到了咱这个岁数,还能相信点什么,真的很幸福。”

  -“行行行,看看看,都听你的,但是今天要先睡觉,你看这都几点了...”

  一晃又是二十多年。

  退休的前几年里,陈朗如愿以偿看了雪山,但因为血压不正常,他听从儿子陈果的建议没有去看玉龙雪山,只是去成都远远的望了望西岭雪山,能和杜甫隔古交通,也算不虚此生了。

  七十九岁的陈朗,走不远了,却每天坚持着散步,松果体的钙化,让他衰老的精神头即使吃褪黑素也缓不回来,值得庆幸的是,老太婆一直陪在身边,虽然这几年她开始出现阿尔兹海默的症状,但是白头偕老,他们着实是做到了的。

  人到中年的陈果,也花白了头发,积德行善,简单快乐,是他从父亲那继承来的人生哲学。

  临近父亲的八十大寿,这天,事先安排好的陈果,带着自己老婆,坐着火车去BJ,在一场宋元瓷器拍卖会上,把老父亲一直特别喜爱的一对儿耀州瓷枕拍了回来,打算作为寿礼,生日当天奉上。

  陈果嘴上和老婆说“害,老顽童,要啥给啥就是了”,但心里其实挺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个瓷枕头的,虽然也有人说,睡瓷枕头能让人神清气爽,但这毕竟很硬,并且瓷枕还有一层“长眠”的隐喻,虽然父亲已经八十,但陈果一直非常孝顺父母,想到永别,他还是会不由得心头一紧,

  “难道老爹已经知道自己的大限了...”

  陈果发呆似的看向车窗外,树和电线杆毫不留恋的向后飞驰而过。

  老陈头是真的看透了自己的“大限”吗?实际的情况是,过了七十五那年,他就越来越愿意相信《临终指南》讲的是真的,虽然心里有时也会打鼓,但还是会有意无意的想按照这小册子里讲的那样去安排往后余生

  “...诗曰:

  治国安邦命,玉碧垂入眼;

  统兵将帅骨,金光耀当前;

  刀笔炙天下,银花相与眠;

  修身众生土,瓷成渡君还;

  ...”

  老陈头琢磨着这辈子,自己和老伴,别提什么治国安邦和带兵打仗了,就连一句半句响当当的话都没有留下,一辈子忙碌在为别人打工的路上,虽然不至于说一事无成,那些辛劳和成绩也肯定随着退休都灰飞烟灭了,就修身这条,勉强因为还算是乐于助人,可能够得上,这才有了老顽童吵吵着要对儿瓷枕头,把自己和;老伴儿的后面那些事,都安排妥当。

  “如果真的可以积阴德,萌荫子孙,那不就赚大了...”

  每晚临睡前,老陈习惯带着花镜,给记忆力已经很差的老伴儿读一读小册子里写的“临终”流程,

  “你看,领完命制书得尽早去综理部消档核算...许完‘了愿’就可以等待下一世的轮回了...”

  每读到这里,老陈头就会觉得有点荒诞和悲凉,辛劳一辈子,没给儿孙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小册子只是蒙人劝善的精神安慰剂,至少古董枕头也能值俩银子吧...”

  无数个衰老的少眠之夜,陈朗这样安慰着自己。

  八十大寿过后,眼见着老陈头的精神头一天不如一天,陈果也急,带着老爹四处检查身体,但结论却只有一个——机体衰老,另无病灶。

  一年后,家里所有人都接受了“老爷子真的老了”这个事实,陈果给老爹老妈请了保姆。

  几个月后,在一个初冬的早上,保姆照例早上喊二老吃饭,发现两个老人已经在睡梦中过世。

  亲戚朋友到场操持不表。

  葬礼过后,陈果常坐在老屋父母的房间里发呆,难过自不必说,然而心情却没有那么沉重,二老风风雨雨,恩恩爱爱,到了终点携手离开。陈果也是人到中年,反观自己,打心眼里觉得这是一件极为幸运的事情,是芸芸众生里,难得的圆满。

  想到这里,陈果会心一笑,突然想再看看父母年轻时的样子。于是站起身,打开书柜,伸手去摸放在顶格的老相册,突然

  “啪嗒”

  一本全新未开封的《临终指南》,从书柜顶格掉了下来。


  (https://www.biqudu.com/83178_83178046/78046622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