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猎魔者系统 > 第五章 桃花与人命

第五章 桃花与人命


  徐凡先是为这新手任务感到无语,虽然当年他也经历过这一步,不过在此称为新手的感觉确是有一种删号重练的感觉。

  不过现在回过头来他也能理解这支线任务的必要性。

  对于一名优秀的猎魔者,必须要具备在各种环境下生存的能力,寻找水源和食物则是必备技能,对于新生来说,这技能就需要经常磨炼。

  而盐水,在人经过大量运动(比如长途跋涉)之后,是最好的水分补充剂,同时还能补充因为流汗而损失的盐分。

  而这支线任务之所以只要求找到水源,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猎魔者们就不会有那种长期得不到食物的情况发生的,而人在仅喝水的条件下根据体质的不同还可以坚持7到9天。

  实在没有水喝,还可以喝尿来维持生命,所以在求生时,水才是第一要素。

  在这条黄泥大路上走了大约有半个小时,凭着他优秀的记忆里,徐凡开始改变路线。

  他沿着一条从山里涌出的溪水开始溯游而上,一路上不断地七拐八折,或是突然攀上一道陡坡,或是踩着溪水下到一片谷底。

  这里的溪水太浅,而且水中泥沙较多,不适合饮用。

  小黑则丝毫不受地形影响,爬上爬下都显得游刃有余。

  就像陶渊明所说的探访桃花源一般,徐凡谨慎而又快速的在大山里曲折前进。

  可是一直到中午时分,他才走了不到一半路程,而他已经略感疲惫了,终于,他找到记忆中的那谭清泉。

  【支线任务已完成】

  【获得经验值:50,获得奖励物品:盐水】

  徐凡将那一杯清水送到嘴边时,那泉水已经被系统自动的消过毒并且变为了盐水。他丝毫没有感到一点惊讶,这就是玄青学院猎魔者培养系统所具有的神奇特性。

  不过这种神奇只有在第一次新手任务期间才会出现,往后可就没了这好处,毕竟你已经掌握了找水的能力了。

  曾经他一度认为这是某种神迹,不过现在,他才懒得操心这些,黑科技嘛,会用就行。

  在一片清澈的水潭边休息的时候,周围开始渐渐的出现三三两两的登山客。

  这潭水是很多路线的交错点。

  “哟,小伙子,带上自己的狗爬山啊?不怕丢咯?”

  一群老大爷从他身旁路过的时候满脸笑意的看着在一旁喝水的小黑,大声的对徐凡招呼着。

  徐凡“哗哗”的洗了洗手,三两下整理好东西,快步跟上老大爷的队伍。

  而小黑也很听话的跟在他身旁,就算玩耍,也绝不远离。

  “我家的狗胆子小的很,你看,都不敢远离我,这不,我也一个人徒步害怕嘛。”

  徐凡满脸憨厚的笑容仿佛一个诚实可靠的小伙子。

  一位身着红色厚夹克的老大爷让到一旁的陡坡上,将身后的几人让到前面,插到了徐凡前面。

  徐凡知道,徒步者最喜欢和同路的旅客闲聊,原因有二。

  一是山间美景虽好,但长时间的观看却也总会无聊;

  二是徐凡如此年轻,并且带着一只狗来徒步,总会让人产生几分好奇。

  “小伙子这趟进山的目标是哪里啊?”

  在这狭窄到仅仅容得下一个人的山路上,老大爷侧着脑袋和蔼的问。

  “我啊,大寺。”

  徐凡友善的笑笑,礼貌的回答。

  不过听到徐凡的话的老大爷却脸色一变,连带着走在他前面的两位大爷也都停下了脚步,诧异的看着徐凡。

  【来自徒步者老大爷的惊疑点数+5】

  【来自徒步者老大爷的惊疑点数+5】

  【来自徒步者老大爷的惊疑点数+5】

  徐凡:“……”

  “小伙子你不知道吗?大寺那疙瘩死人了,可去不得。”

  “是呀,是呀,进山前我们可是问了朋友的,听说邪得很。”

  “那地方现在可最好别去,这山里头很少有怪事儿,但是一旦发生就一定很诡异,你听大爷的,千万别去。”

  眼看大爷们七嘴八舌的劝阻他,徐凡心中一阵温暖,脸上却露出沮丧的表情。

  “真的?那里死人啦!”徐凡惊喜道。

  【来自老大爷们的惊疑点数+20】

  感受到系统提示,徐凡赶紧转换话题。

  “啊,怎么这么倒霉?我本来还想看桃花的,那怎么办?”

  “看桃花啊?”

  那位穿着红夹克的热情大爷也皱了皱眉。

  “桃花确实是大寺的好看,但是小寺也凑活,听大爷的,去小寺吧,为了看个桃花冒险不值当。”

  徐凡装作赞同的点了点头,跟在了大爷的队伍后面。大爷所说的小寺是一处离他们现在所在不远的一处村落,一般作为少部分徒步者的第二选择。

  “大爷,你们呢?”他感激的问。

  “我们,再走一会就该回去了,老咯,不比以前了。”大爷笑呵呵的道。

  徐凡回以憨厚的笑容。

  经常进山的旅客总对大山都抱有一种敬畏之心,这是大自然的最深处,最原始处,人类最少出没的地方。

  这里曾经埋葬着诸多历史,诸多神秘,自然是值得敬畏的。

  “这山里的空气确是比城里的好得多,舒服。”

  老大爷又一搭没一搭的和徐凡聊着。

  通过老大爷话中的一些只言片语,他也大致的了解了大寺发生的那件命案。

  大寺这处山中小村原本也没有几户人家,可是这些年进山徒步的游客越来越多,而游客的脚力有限,大部分人在一个白天的时间最多也就走到大寺这里。

  所以,这里渐渐成为了深山徒步者们的第一个进山修整点。

  那些原本住在更深处的山民在知道了这里的变化后,也纷纷搬了出来。

  他们不愿住在城里,但是也不愿继续住在渺无人烟的深山里,那么住在大寺这种交界点,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所以,大寺渐渐的聚集起了附近山里的七八户人家,有了一定的规模。

  游客多,自然就有利可图。

  大寺的村民们通过将自己修整好的大院子租给徒步者们夜晚搭帐篷用,每人十五元,基本上没有游客会多说什么。而且有灵性的人家还会腾出一间空屋子作“包房”,一夜五十元也有浑身疲倦的旅客愿意去住,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带帐篷的。

  比如徐凡。


  (https://www.biqudu.com/91_91871/473263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