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前朝伪太子的科举路 > 第57章 第57章

第57章 第57章


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

        八月初八,寅时(早3-5点)点名入场。

        为防止考场内外的串联作弊,鄂州贡院建有数百米高墙。内外各两层,两墙之间留有一丈多宽间距,形成一圈环绕贡院的通道。内墙的四角建有四座两丈多高的岗楼,外墙外留有一圈空地,严禁百姓靠近和搭建。

        在鄂州贡院门外,横有一条宽约十余米的清水池,池水将鄂州贡院拦腰分作两段。池上架有一座石桥,即“青云桥”。

        青云桥也隔绝生员和送考者,沈弈行至桥上,在沿桥烛火照耀下,入眼皆着澜衫,头带四方平定巾,他同样隐于人中。

        听沈常安说起往年乡试时,学子为争先入场,拥挤不堪,曾经有人在点名途中被挤下清水池中淹死。

        因此沈弈特意挑了点名的末时入场,如他所料,排队学子不到寥寥百人,待到他时,衙役需翻查他所带考篮。

        乡试可以带物品进场,到秀才功名的学子多多少少也会有积蓄,再让贡院供应科举用品,对朝廷可是一笔大支出。

        为避免夹带作弊,贡院对科举文具有特别要求。渭朝规定:砚台不许过厚、水注必须为瓷质、毛笔的笔管必须镂空。

        还有其余七七八八的物品,检查的四位衙役仔细翻查一番,见没问题,几人就开始切沈弈单独放在考篮一层的食物。

        乡试是要在贡院中待上三日,受苦挨饿是不可能,因此学子都会携带一些点心、食物进考场中,在考试时充饥。

        家境好一些的,可以携带包子、细点心、小菜,乃至烧鸡、板鸭、火腿等肉食,保证自己在贡院内吃得好。还有土豪学子会携带莲子、参片等养生食品,考试时口含参片,起到补气提神的作用。

        经济条件不那么好的学子,只能自己携带干粮,或者米、面、油盐酱醋等,再带上小炉子,在贡院里自己动手做饭。

        还是出于防止夹带作弊的目的,学子携带的所有食物,在进入贡院时都必须经过仔细检查。

        检查的方法也简单粗暴:馒头、包子之类的,掰开;烧鸡、板鸭等熟食,切块。确保任何食物里都不会藏有小抄。

        故而追月流星打听清楚后,为沈弈准备能撑过三日熟食和易煮食材等。他们没有去切,衙役会主动把熟食切好,更符合乡试要求。

        四位衙役化为膳夫勤勤恳恳地把沈弈的带来食物切完后,他就可以进内院。

        内院有核实学子身份的书吏,和监察考官。

        “汝为何生人?”书吏一板一眼问。

        沈弈行礼答:“学生湘省潭州府善化县离阳村:沈弈。”

        姓名一出,令监察考官侧目。

        翻阅点名册,停阅一处,书吏与监察考官一齐目光凝住,抬眼看向他,后低头看向点名册。

        重复近五次后,站立不安的沈弈没有受到提问,被放行。

        他在经过书吏时,点名册还没翻页,好奇用余光瞟一眼,上面写着:“湘省潭州府善化县离阳村沈弈,年十六,高八尺(18米),似有病容,无须”

        前面都很正常,和县试时差不多,后面就变了。

        “肤白、貌美,容貌甚佳,民籍。”

        沈弈:“”

        肤白?貌美?他怎么看着怪怪的。

        点名册由学子所在县、府学编制,汇总交上去,若不是还记得科举,沈弈一定要问是谁给他写的!

        乡试搜检的严苛,更甚于童试。

        时隔四年,沈弈再一次尝到久违的披头散发,不是很想念。在几位军士严密的检查下,他感到一丝微妙,搜检时长有点久,不是他的错觉。若不是最后有被放出来,沈弈还真怀疑,自己有没有干坏事。

        贡院是有人引路的,在手握腰刀的魁梧军士陪同下,满头雾水的沈弈前往自己的号舍。

        途中有经过贡院中最高的建筑:明远楼。

        “楼凡三层,作四方形,下檐出甍,四面皆窗”,明远楼是贡院的中心。是乡试期间考官和执事官员发号施令、指挥全场、监临、监视考场之处。

        在路途中,沈弈想到一个原因:那搜查军士该不会认为自己是女子吧?他沉思数秒,觉得荒诞,不再去想,反正也不知他们是如何想的。

        明远楼与至公堂之间的道路两侧悬挂着八面旗帜,分别是:明经取士、为国求贤、青云直上、天开文运、连中三元、指日高升、鹏程万里、状元及第等。

        祝福之语,是科举学子们爱听的。

        号舍在明远楼东部和西部,为学子考试食宿之所,一屋仅容学子一人。

        沈弈所要渡过三日的号舍,在东部偏右,分到此处学子较少,端看号舍有几间紧闭、几间敞开就知。

        待沈弈一进到自己的号舍内,随着门从外面被军士锁上,顿时有一种狭窄窒息之感。

        号舍有木门,顶部有一通气口,同时提供舍中白日照明。待夜幕降临,学子做题就须借助蜡烛。粗糙的木门上多出个显眼小孔洞,是用来军士往舍内递考题。毕竟号舍门一关,学子三日不得出去。

        号舍木制,左右两壁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板下放有小木桶,供学子解决生理所用,真正做得吃喝拉撒睡都在这一小天地之内。

        沈弈没有休息,他先把考篮中的物品目前需要用的拿出,除了必备的笔墨纸砚,追月流星与沈常安商议,又给他准备卷布、油布门帘、号顶。

        逢餐小叠如藏拙,下笔先开预效勤。

        卷布既可以充当做题书写时的毡布,在贡院中吃膳食又可作为桌布。

        它在考篮上层,沈弈拿出铺好后,下面就是笔墨纸砚,无需翻找,省力摆上木板。

        油渍为防秋雨骤,布粗难禁晓风尖。

        而油布门帘则是挡在号舍门口防风的,南方的八月不仅多雨还多风,这一点在院试夜晚,沈弈深有体会,不过从诗句上投露之意,它的防风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号顶,则是罩在号舍顶上的布,和油布门帘性质相同,也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两层防备,多多少少也会安心点。

        把这些弄好后,考篮居然还剩一半,沈弈感叹回去后,要问问他们是如何塞怎么多东西进来的。

        乡试共考三场,以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每场都于头一天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点名入场。每场后一日即初十、十三日、十六日交卷出场。

        考生依次入闱。入闱后,每巷栅门都上锁,同时贡院大门也封闭,并鸣炮三响,临考之日,子时(23-1点)发放试题。

        午夜时分发卷,也不知是那一位“国之栋梁”想出来的。

        待沈弈用一天功夫勉强适应在号舍生活,接着黄昏来临,他没有事干,将上面木板取下,与下面的木板一起搁放在下层砖托内,组合成一张床板,早早入睡,养精蓄锐。

        醒来是被叫醒的,昏昏沉沉中,木门外响起敲门声和粗犷的一句:“起来,接题。”

        随后,不待沈弈反应,小孔洞塞进一封厚厚密装好的考题,沉重的脚步抬起,外面的军士离开,去隔壁号舍。

        被打搅睡眠的沈弈随手把考题放在肚子上,继续睡觉,丝毫没有趁夜做题的想法。

        再一次醒来,天已大亮,通风口照进来一束阳光。


  (https://www.biqudu.com/94493_94493828/9133929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