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庄稼汉 > 第二章 秋千和半斤八两

第二章 秋千和半斤八两


  对于小八两的事情,在村里早就传了个遍,不论是村头老槐树下乘凉的老人们,还是在田里干活的,就连小学没毕业的孩子们都无一不拿他的事情当作闲暇之余讨论的闲话。

  搞定了倔强老子的小八两,拎着空碗走在回村的唯一的一条大路上,村里下地干活的人们碰见了都会对他抱以笑脸,少不了再道贺夸奖一番,不管这些张笑脸是真诚的也好,羡慕的也好,奉承,嫉妒的也罢,他也都同样抱着笑脸一一答谢。说到底农村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小家子气,难免会有一些个见不得别人家孩子比自家孩子强的刁民。那些跟自己家没有挑明私下有点小恩怨的村里人,小八两都没有任何的看不过眼,老一辈儿的恩怨谁都不希望在延伸到下一代,一个村子也就那么几十户,屁大点儿地儿,总免不了低头不见抬头见,谁家有点小困难,多一个人帮衬一下总归还是好的。

  二十出头的小八两谈得上且又谈不上成熟,但他知道,总是要学会许多的。世上做什么都要付出代价,成长尤其是,把青春典当给成熟,把幼稚奉献给了阅历,小八两的这二十年可能也就懂了这点,还好,他认为值了。

  村头,老槐树下老爷子又在跟村里的老人们乘凉唠嗑,老爷子坐在中间八十四岁的高龄身体还是那么硬朗,旁边还围了一群小屁孩,围绕着老爷子盘腿坐在地上也不嫌脏,大人们也懒得管,农村孩子嘛,沾点土在衣服上没什么大不了,走到村头的小八两不用想就知道老爷子又在给村里人讲当年打仗的事,也不知道讲过多少遍了,旁人愿意听,老爷子也乐的讲,可能是讲的真的挺有意思,孩子们都认真的听着,老爷子讲的铿锵有力,说的是那当初抗美援朝揍美国佬的事,小八两的童年就和那些孩子们一样,听着老爷子的故事一天天长大。小八两没去打断大伙的兴致,悄无声息的走到人群后方等到老爷子停下来,大伙都知道今儿个的故事算是讲完咯,要想听,只能等到明儿吃完午饭乘凉的时候再听他两个小时,等到大伙都散了,小八两走到老爷子面前毕恭毕竟的喊了一声爷爷。

  咦,许家状元什么时候来的。

  许老哥儿啊,你这孙子真是块读书的料儿,将来肯定是有大出息的人,以后咱走出去都能扬眉吐气说许状元知道不是,咱村儿的。

  是啊是啊。

  众人议论纷纷,眼光都聚集在爷孙儿俩身上。村里人客套,活了八十多年的老爷子在小八两的搀扶下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其实老爷子坐的是榆树桩哪有什么尘土只不过是几十年的老习惯了。

  哪能哪能,大家伙都别抬举这小子,再是块料也就是个二十岁的娃娃,大家伙还是少夸奖他,不然这家伙的尾巴都要翘上天咯。当然,这也是老爷子的回敬话,哪家大人不希望听着别人夸自己家的孩子,虽说这村的确是他这个老家伙活的最久,可倚老卖老的事,老爷子是真的做不出来,说到底还是没必要。

  大伙都散了,小八两拿上拐杖搀扶着老爷子往家走,村里最好的那栋房子就是小八两的家了,算不上华丽,二层小洋楼,门前有两颗白杨树,生小八两的那一年老爷子种的,他记得小时候总是和许半斤两人在白杨树下荡秋千,秋千是许老头做的,小八两总是站在许半斤的身后推着她,看着她玩儿,没办法呐,王半斤总是拿弹小*恐吓小八两,起初他还不当回事儿,后来许半斤真的那样做了。

  咦,小八两,小*弹掉了以可就得蹲着尿尿咯,长大了媳妇都娶不上,这可怎么办呐。

  可怜的小八两就在许半斤的淫威和恐吓下成长,得亏是他意志坚强,不然水灵灵的一枚祖国花朵就要丧失在许半斤的手中了。老爷子看小八两有些看得入神了。

  怎么?想你姐了?

  没有,谁会去想她个没心没肺的死丫头。

  哦,这样,你入学的事你爹那边你说好了没。

  小八两移开目光扶着老爷子继续往家走。

  搞定了,谢谢爷爷。

  嗯,对了,半斤那丫头是在浙江吧。

  嗯。

  哦,那挺好,挺好。

  任他再老,眼再花,也看得见当初孩子稚嫩脸上认真的表情,脏兮兮的笑脸显得那样严肃,站在身后的他手上动作是有多么小心翼翼。


  (https://www.biqudu.com/21_21277/136213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