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石火记 > 10.盏话遗朝

10.盏话遗朝


  房内微有响动,却无人声应答。珑姬一听,知道尤安礼不会如此,定是那小孩荆石的住处,便问道:“我能进去么?”

  寂静片刻后,房门轻轻打开,荆石站在槛后。珑姬正欲问话,一见他眼眶微黑,方才想起这小孩不久前遭遇惨变,少说也是彻夜未眠,自然疲乏困倦,于是改口道:“你先歇息一阵,回头再谈吧。”

  荆石却摇了摇头道:“请进。”说完转身走到桌前,坐到杌凳之上,伸手够着茶壶斟了两盏,俨然是待客之状。珑姬见了很是惊奇,走到他对面落座,看了看面前茶盏微笑道:“你倒也不是全然不会理人。”

  荆石直勾勾地看着她问:“他们为什么如此怕你?”

  珑姬见他又开始提些怪问题,心想这下可算是正常了,便道:“我是修士,可腾云御剑,倘若得罪了我,便是千军万马也不能保得平安,他们为什么不怕我?”

  荆石道:“刚才那个国师也是修士,他何必怕你?”

  珑姬叹道:“他却不是怕我,是敬我师长的尊位……再者,大家都是修士,也不见得就一般强弱。他打不过我。”

  荆石奇怪道:“你幼他长,为何他打不过你?”

  珑姬噗地一乐:“怎么就是他长?是了,你看他白须白发,就觉得他老吗?以他的道行,虽可赖药石驻颜,却无缓老延命之能,估来也当有七八十岁了。而我现年二百有四,做他曾祖母尚且有余……唔,不知他在卓家是第几代,若以他祖上在青都的辈分计,我多半便是他太师叔祖。”

  荆石听她自报年龄,便毫不避讳地上下将她打量,珑姬看他年幼,也不以为忤,只说道:“修士的年龄,不可以外貌而计。青都本代掌教郁离真人,至今已八百余岁,模样却比那国师槁梧年轻多了。”

  “这么说来,你们也不会老死?”荆石问道。

  珑姬听他童言无忌,只轻轻一笑道:“哪有那么容易呢?不老不死,那就是与天地同寿的合道之人了。天下修士,九成止于炼气境界;化神者不过数百,对外便可称仙;返虚者屈指可计,便算是金仙大能。登此三重境界,纵然天资绝艳,也须千年苦修不辍。修士能够合道飞升……那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说到此处,她胸中微微一酸,立刻笑着说道:“修行之路千难万险,又极是寂寞清苦,到头来却还是难逃命劫。所以没有修道的根骨,也未必是件坏事。”

  荆石哦了一声,低头默默沉思片刻,又问道:“那个国师之前称你为赩仙,你的名字却是赩珑……这么说来,你已经超过炼气了吗?”

  珑姬道:“我修道二百余年,又蒙师长偏顾,方才步入化神之境。外头的人唤我赩仙、赩珑,其实我本没有名姓,‘珑’是我出生的地方,‘赩’是我师父的俗姓,你们内陆的人讲究这些,故而我便取了师父的姓。在我红浥岛上的人,从来都是喊我作‘珑姬’的。”说罢伸指蘸了盏中茶水,在桌面写下“赩珑”、“珑姬”两个名字。

  荆石从凳上撑起身,趴在桌前将她写的内容看过,又问道:“修士分为很多流派吗?”

  珑姬听他问个不停,心下颇感无奈,摇头说:“天下修士虽散布神州,但溯本追源,皆属乾元一脉,奉东域青都为玄门正统。”

  荆石道:“那傩族如何?”

  珑姬板起脸孔道:“你这小孩,怎么尽提些古怪的问题?你身无仙缘,何必关心这些,早些去歇息才是。”

  荆石听她语气忽转严厉,也无惧怕之意,只坐回凳子上肃容道:“灭村之人也是修士,杀人只为激你,既要追查凶手,自当弄明其中缘由。”

  珑姬听他提及灭村之事,脸上的神情便不由缓和下来。她嘴上不提,心中对此事却实有愧意,便想了一想道:“你若想知道也没什么,只是傩族之事已有千年,说来话长……我与你讲个故事吧。”

  荆石默默点头,坐回原位,又直了直腰板,他原本已是正襟危坐,再经这么一番调整,已有些小儿扮大人的滑稽模样。珑姬见状微笑一下,这才说道:“这件事发生在千年以前,我并不曾亲见,也是幼时从师父那里听来,你便只听我讲,不准追问细节……那时候的中土天子不姓媴,也没有什么豳国,统治这赤县神州的是黎国姕氏。姕氏命定称王,享一千四百年国运社稷,所以修士们也都纷纷前去助他一统四域……”

  荆石道:“怎知他命定称王?”

  珑姬伸指在唇前一竖:“不许提些怪问题……当时执掌青都苍筤宫的是昊阳真人,道行高深,几近合道,自然可感天命运行。总之呢,他姕氏受青都修士襄助,便奉我等炼气士为正统,禁巫灭蛊,代代修筑请仙台,以供青都之人来访。那时的苍筤宫掌教昊阳真人,师承乾元老祖,上头另有十二同门师兄,是为十二金仙。青都既受姕氏供奉,便派遣弟子去四域镇守,任职于诸侯,司祈禳、布雨、诛妖、治疫四事。姕氏既为天子,有王命在身,青都也不能轻慢于他,便派了十二金仙里的黄藤、绿垚两人去中土任职。”

  她顿了一顿道:“除却十二金仙,青都的许多修士也是自那时起散落四域,我的师长前来南域定居,正是奉掌教真人法旨……说得远了,那黎朝原本当有一千四百年国祚,传三十六代天子,自第二十六代起,因其王运衰竭,必生后宫妖乱、奸佞当权、天子昏庸之象,其后四百年内祸乱不绝,以损尽黎朝气数。这第二十六代天子,名叫姕堘,后世的凡人都叫他黎抗王……你又想提些怪问题了。”

  荆石原本已是嘴唇翕动,见珑姬发现,更不隐藏,直接问道:“既能知道黎朝的国运长短,换句话说,也可推得豳朝的国运吗?”

  珑姬微微一怔道:“这……我也不知。窥伺天命,是大道者的神通,我可没有如此手段。若说当世谁能办到,当属是青都苍筤宫掌教郁离真人了。本朝国运之事,关乎天下万姓,我们关起门来讲讲无妨,你可不许说出去。”

  眼看荆石又欲张口,她连忙挥手道:“好了,不准再问。说回黎抗王之事,他是黎朝的二十六代天子,传说他早年敏慧善思,文武双全,算是个贤能君主。虽有骄侈暴佚之过,但他黎朝气数未尽,尚可享四百年江山,此人亦应当在位五十年。偏偏他觉得五十年太短,想将这富贵天子长长久久做下去,便藉由黄藤、绿垚二仙,向青都索求长生不老之术。他是凡间的君王,生死祸福皆属命定,如何能改?青都自然不予理睬。黎抗王求道不成,渐渐心生邪念,明面上仍旧供奉道法,暗地里却去寻傩族的巫觋之术。当时的傩族虽不如我道法昌盛,却在北域根基深厚,共七十二部族,设十三圣巫。”

  荆石嗯了一声说:“比十二金仙还多一个。”

  珑姬唇角微撇,轻哼一声道:“他们斗法斗不过我们,便在名称上讨个便宜罢了。十二金仙与昊阳同辈,乃始道圣尊乾元子的亲传,俱为返虚大能。他傩族十三圣巫却是虚设之位,想在气势上压过青都一头,可哪有那许多的巫术高手?无非是推人凑数……言归正传,傩族虽失了正统,却也知畏惧天命,他们的巫王听了黎抗王的请求,与昊阳一样理也不理。可是傩有七十二部族,也不是个个都知道死活。有的部族不甘心受北域寒苦,还是背着他们的巫王接受了黎抗王的许诺,只要奉傩族为中土正道,便替他想法子长生不老。其实万物终有尽时,便连他们自己也都要死,怎么能替黎抗王办到?”

  荆石默默地听到此处,突然说道:“可有办法替凡人延命三五十年?”

  珑姬怔了怔道:“凡人之寿,若非天命加身者,多数是长短不定。要让他们多活三五十年,此等手段虽不说容易,但也不算极难。”

  荆石点头道:“那么他们不必替黎抗王做到长生不死。只要给他延命三五十年,等他办完了许诺给傩族的事情,再让他暴毙便可。他们是这样做的吗?”

  听他如此推论,珑姬睁大眼睛,将他瞧了片刻,忽地伸手凑到他额前,屈指用力一弹。荆石没料到她如此反应,猛地吃这一下,竟也不呼痛,只捂住额头红肿处,歪一歪脑袋,似在奇怪她的行为。

  珑姬将手掌拢回袖中,瞪了他一眼道:“你这小孩,怎么尽想些歪主意?年纪轻轻,就说什么要让别人暴毙,日后可莫要误入邪道。傩族虽修巫法,也是遵从天地运行之理,一旦言出,便算是立下心誓,受因果所制,怎敢轻违承诺?他们既答应了要替黎抗王寻觅长生之法,那便非做不可,若是心怀鬼念,必有报应加身。你虽不是修士,将来也当做个正人君子,方能消灾避祸。”

  荆石揉着额头说:“明白了。那他们又如何替黎抗王延命?”

  珑姬轻叹道:“他们不敢与自己的巫王讲明,便偷偷去了海外,寻找末法魔国的遗迹。相传此国是傩族祖巫太虚散人所建,国中之人生而复死,死而复生,循环不灭,故名‘不死国’……那想来也并非真的长生,乃是某种巫法所致。他们滥用巫蛊,到头终究受了天谴,一夜之间,举国沉入海底。傩族的人不吸取前事之鉴,还妄图搜罗不死国的长生之秘,给我赤县神州惹来一场大劫。”

  说到此处,她牵动心事,一时感伤触动,便没再说下去。荆石却似是毫不在意,只继续追问道:“他们找到了什么?”

  珑姬正欲回答,忽听门外有些许动静,步履轻盈柔缓,似是数名女子走近,当即摇头道:“有人来了,改日再跟你说吧。”


  (https://www.biqudu.com/84_84090/473647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ud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du.com